华南沿海海雾的边界层结构与湍流特征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11年春季,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茂名博贺海洋气象观测基地和海洋气象观测平台的海雾期间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南沿海海雾的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征,同时分析了两类主要海雾(冷平流雾和暖平流雾)的形成机制.其中,冷平流雾为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暖平流雾为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冷平流雾发生发展的主要过程:(1)低层稳定层结;(2)云量稀少,贴海面冷湿平流导致海面首先成雾;(3)雾顶辐射冷却主导海雾的发生发展.暖平流雾发生发展的主要过程:(1)低层稳定层结;(2)先有层积云或层云形成,层云下降成雾;(3)暖湿平流输送主导海雾的发生发展.近海面上空,冷平流雾主要是热力湍流;暖平流雾则主要为机械湍流.两种海雾的动量通量都很小,均小于0.04 Kg m-1s-2;热量通量则有明显的差异:冷平流雾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平均值是向上的,分别为2 58和26.75W m-2,而暖平流雾中两者的平均值是向下的,分别为-6.98和-6.22W m-2.另外,低层非绝热加热的垂直输送对两种海雾部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暖平流雾.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14年7月18、19日海南省地闪定位资料和基本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海南岛地闪活动和降水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威马逊"超强台风过境,海南岛共发生了3592次地闪,以负地闪为主;电流平均强度为59.1kA,远高于一般的局地强对流产生的地闪;地闪活动主要发生在18日15点至19日8点这个时段内,18日22点达到峰值,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其他地区基本无地闪活动;18日0时开始降
在中国设计变电站设备的闪电绝缘时,并未考虑由于冲击电晕效应使入侵波在沿传输线上传播时发生的衰减和畸变,因此对于电气的绝缘要求太过严格,因此对于交流传输线产生的电晕的研究十分的有必要.本文在电晕模型中加入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传输线的杆塔模型和绝缘子闪络模型.这一模型更好的模拟出了实际的电晕对传输线的影响过程.利用上述所提的原理建立了基于ATP EMTP仿真软件的应用实际的传输线上的电晕模型.通过仿真
基于内蒙古气象部门2013-2014年23站地闪定位资料和雷灾统计资料,运用ArcGIS软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内蒙古高原地区地闪频次、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地区正地闪占总地闪的10%左右,正闪比例高于南方省市;该地区50%以上的地闪强度集中在15~35KA范围,正地闪的电流强度为负地闪的2倍左右;每年3、4月份地闪平均电流强度最大,一天当中上午电流强度要大于
轨道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是人类航天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能量大于1MeV的高能电子可以穿透卫星蒙皮,对卫星舱内元器件或单机造成深层充电或电离损伤,进而导致卫星平台或载荷功能异常,直至任务目标失败。探测高能电子分布及其时间演化特征,研究其起源和能量传输规律,并通过建模地面重现轨道空间的高能电子分布状态是目前科学和工程均备受关注的焦点。低地球轨道(LEO)卫星遭遇的高能电子环境主要集中在南大西洋异常区
磁层顶子午面曲线的位形特征及其随行星际条件的变化是空间天气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根据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的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模拟,运用电流密度判据确定磁层顶子午面位形。针对电流密度极大值法出现的误差,本文以Boardsen2000经验模型为参照,选择电流密度次极大值点进行修正,从而确定磁层顶的子午面结构并对不同行星际条件下的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风低速流情况下
本文利用风云一号卫星相对论电子探测数据,结合国外POES、GOES、ACE和Cluster等相关探测数据,研究了罕见的一次长寿命磁层相对论电子增强事件.这次事件中,在6天时间内观测到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从2.1×102cm-2·sr-1·s-1增长到3.5×104cm-2·sr-1·s-1,同时通量峰值位置逐渐从L~4.2径向向内移动至L~3.3.在接下来的7天内,相对论电子通量缓慢增长,但峰值
通过对文物建筑雷电灾害的调查,给出了雷电引发文物建筑火灾的两种主要途径,对雷击文物建筑突出部位的案例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文物建筑的结构特征导致了承重墙或柱成为雷电流的主要泄流途径,讨论了文物建筑材料的击穿绝缘强度、木材种类以及燃点、热值等,给出了文物建筑雷击火灾的主要原因;针对文物建筑雷击火灾的特征,给出了不同制式文物建筑的引下线安装方式以及服务设施的屏蔽措施.
《临沂市精细化乡镇预报系统》使用欧洲中心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采用Matlab2013B进行程序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参数设置、资料检查、资料分析、一致性检查、订正查看、预报评分、任一点预报和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等8个模块,实现了临沂市范围内75个乡镇预报站点的逐3小时/6小时的云、风向、风速、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共6个要素预报10天的精细化显示,数据存储一种是Matlab矩阵数据MAT格式,便于历史
对邢台市17个县(市)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中央台24h温度指导预报进行检验.发现:中央台24h指导预报最低温度准确率明显高于最高温度准确率.最低温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2℃,均方根误差基本都小于2℃,偏高率比偏低率略明显.最高温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2℃,均方根误差基本都大于2℃小于3℃,偏低率比偏高率明显.邢台北部和东南部的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比其他区域预报准确率偏低;铁路沿线以东的
2012年10月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典型灰霾过程,其中广州市出现的灰霾过程持续了3天(10月13~15日)。本文利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尺度气象模式GRAPES耦合城市冠层模式UCM对这次污染过程进行气象场的模拟,并结合自动监测站和风廓线雷达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灰霾过程的气象条件为:近地面静小风、边界层层结稳定及风场辐合的相互配合,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形成持续的灰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