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腌制工艺的研究

来源 :2013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辽宁省首届食品安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羊肉为原料,研究食盐添加量、腌制温度和腌制时间对羊肉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羊肉的腌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对NaCl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腌制时间对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腌制温度对腌制羊肉的嫩度和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食盐添加量为3%,腌制温度为1℃,腌制时间为8h的条件下得到的腌制羊肉品质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对黄颡鱼卵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进行丝状真菌的分离,然后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进一步通过单因子法研究其无性繁殖特性。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HMs) are treas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ith many advantages,such as wide distribution,abundant kinds,fewer side effects and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为了研究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的结合性质,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的体外结合率,并研究了温度、血浆蛋白浓度及药物浓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DIF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4、15、20、25、30、37℃条件下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
为建立嗜水气单胞菌活菌胞内感染的数量模型,从而研究该菌的发病机理,本文将分离自鳗鲡的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在体外感染鳗鲡外周血吞噬细胞,并进一步研究了细菌感染吞噬细胞后细菌和细胞的存活的情况以及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速率和杀菌速率。
本文研究了氟苯尼考在日本鳗鲡组织中的残留和分布。在25℃下,以30mg/kg体重的剂量多次口灌给药后1d、2d、3d、5d、8d、12d、20d、30d,取鳗鲡的血浆和肌肉、肝脏、肾脏等样品,加入内标氯霉素混合,经萃取过滤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黄鱼体内11个组织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黄鱼弧菌病与刺激隐核虫病不同免疫组织中的MIF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病鱼组织MIF表达及各种病菌MIF浓度较正常鱼明显增高,尤以刺激隐核虫的MIF表达最为明显,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显著相关,但与血MIF水平、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能为以MIF为靶标的鱼类炎症疾病的分子治疗提供理论
会议
以甜菊糖的添加量、凝固型棕榈油的添加量、分子蒸馏单甘酯的添加量及明胶与CMC的配比为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低能量冰淇淋的工艺配方优化研究,并对冰淇淋的黏度、热稳定性、膨胀率和融化率评定等几个因素进行考察。利用极差法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所制作出来的冰淇淋产品能量比普通产品低50%左右。
以微生物、理化和感官为指标,对大菱鲆在-2℃微冻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在-2℃储藏时其货架期可达到20 d.货架期终点时菌落总数为5.99 log cfu/g,pH值为6.88,TVB-N值为37.08 mg N/100g,TBA值为1.81 mg MD/kg.硬度、弹性和色差b*值与储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电子鼻LA分析结果与储藏期鱼肉品质变化相吻合.
通过对超高压处理后的大菱鲆质构、色差、pH值和挥发性气味变化的测定,研究不同压力处理对大菱鲆不同部位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处理对大菱鲆背腹部的品质影响是比较一致的。随着压力升高,大菱鲆质构特性表现为凝聚性呈上升趋势,胶黏性持续上升,黏附性不断下降,硬度先下降后上升;色差L*值上升,a*值下降;pH值随压力增大不断增大;超高压处理后挥发性气味与未处理组有明显差异,100,200,300, 400
毛酸浆和羊奶是两种适合开发成高品质功能性酸奶制品的原材料.以毛酸浆水提取物和羊奶为原料,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酸羊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毛酸浆的添加对产品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提示,毛酸浆对产品的感官品质影响显著,与羊奶可以产生协同增香的效果,与原味酸羊奶相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通过响应面优化所得的毛酸浆酸羊乳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毛酸浆提取物添加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