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的中医特色治疗

来源 :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本症与肺、肝、肾关系密切,肝肾阴虚,肝之阴液不足,是其发病的主因,肺失宣降,燥伤肺阴而不能上荣于目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中医理论认为,黑睛属风轮,在脏属肝,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藏血,津血同源,生理上相互补充,病理上相互影响。阴血不足则津液无以化生,故两目干涩;环境污染、手术等外界刺激可伤及眼部脉络,使津血不能润泽眼目;久视伤血,血虚则津亏泪少,目失润泽而出现眼于涩、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虽然干眼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但目前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现代医学也没有特效的干预手段,通常使用的人工泪液及各类滴眼剂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有的干眼为一过性,无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经过休息和治疗则可恢复正常,但有的干眼患者,因工作性质、环境、年龄等影响,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还有的久治不愈。中医药治疗干眼从调理脏腑,滋阴润燥,补益肝肾,养血润目入手,具体分为肺阴不足型和肝肾阴虚型进行辨证治疗。肺阴不足型,用玄参、生地黄、麦冬、玉竹等生津润燥;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补益肝肾,滋阴养目。通过以上治疗,可促进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对病程长、反复发作者,平时可口服杞菊地黄丸,以减少其复发。
其他文献
目前,视神经萎缩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因素之一,病因复杂,病程缠绵,西医对视神经萎缩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在临床上疗效确切,实用性极强,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
会议
禀赋不足,命门火衰,阳虚无以抗阴,阳气陷于阴中,不能自振,目失温煦所致。素体真阴不足,阴虚不能济阳,阴精亏损,阳气不能为用而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养目之源匮乏,目不能视物。本病存在
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患者中心视力障碍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介绍了黄斑变性中西医诊治进展,包括病因病理——危险因素,CNV的形成过程,CNV的发病机理,诊断
上段泪道阻塞常为先天畸形、泪小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后瘢痕,外伤等因素所致.常见症状为溢泪,泪液长期浸渍常可引起慢性结膜炎,颜面部皮肤湿疹,下睑增生、肥厚,甚至外翻.此病
张怀安主任中医师认为:视神经萎缩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或劳伤肝肾,精气亏损,而目系失养;或肝郁气滞,气机不达;或外伤头目,经络受损,气滞血阻等而致目络瘀滞,玄府闭塞导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中枢病变所致视功能损害的恢复作用.方法:中风等原发病颅脑疾病恢复后,视力视野有明显损害的患者17例,行"醒脑开窍"针刺法及眼部针刺治疗.结果:34眼中视
韦氏中医眼科四代业医,其中以韦文贵、韦玉英父女两代在近代和现代较负盛名.他们毕生辛勤耕耘临床,百年余(1902~2004)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承担国家党、政、军领导的保健和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因气郁化火或肝热生风,痰火上扰,肝风内动,肝肾两亏等,以致气血失和,脉络不利,玄府闭塞,神水瘀滞,酿成本病。目前对于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中医治疗,多以病程分期
巩膜炎中医称“火疳”,病因病机是肺、肝、心三经火邪,挟风、瘀滞为患。轻者为心肺火邪而滞结,重者肝肺实火上蒸,络脉瘀滞。韦文贵概括本病为“热”、“火”、“瘀”、“风”,其中
目的:观察用游离指动脉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 方法:对6例(6指)指端缺损患者按受区需要,在手指近节设计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指动脉皮支皮瓣,解剖游离皮瓣边缘的浅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