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城市桥梁健康状况快速评估研究

来源 :全国工程结构诊治与安全控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优化布置和环境振动测试的在役桥梁健康状况快速评估技术。我国桥梁众多,不可能对每一个桥梁都进行详细的检测,更不可能在每座桥梁都安装健康监测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技术,在传感器优化布置和环境振动测试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桥梁,提出维修加固方案或进行进一步检测;而对于可能存在损伤的桥梁,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和评估;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桥梁,则将检测结构作为下次检测的基准。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检测,表明该快速评估技术简单易行,能缩短检测周期,节约检测成本和养护费用,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某炼铁厂管道通廊为56m跨空间钢桁架结构,在设备安装过程发生压杆屈曲、节点滑移、下挠过大等问题,施工单位在未纠正挠度的情况下采取的紧急加固措施使得通廊结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为保证后续施工安全和日后正常使用,本文作者通过现场检测、模型计算等方法查找了设计和施工的不足,对原结构和紧急加固后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由此采取进一步的加固和修补措施以确保通廊结构的安全性,并设计了挠度纠正方案。
北京某高层住宅楼地下超市局部功能改变为地下车库,为满足变更后的使用功能,需要将原梁下净空2000mm提升为2200mm.为此,采用“托梁切梁”加固工艺,在可靠支撑条件下切除h=500mm结构大梁至结构板底,替以h=300mm钢梁,以满足承栽要求和使用空间的需要.
北京某重点工程的二层框架结构综合楼为扩建会议室,在2层采用“托梁拔柱”工法,将8/B轴处框架柱拆除,并在8/A -C的轴线屋面梁上增设箱型钢梁,四周框架柱采用包钢加固,以承受结构改变产生的荷载。
2000年以来,太钢第二炼钢厂由于产能的不断增大,吊车吨位增加,厂房承载能力成为产能制约的关键因素,因此厂房重要构件需要不断对主厂房重要构件进行加固。
介绍了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工程结构加固改造的设计和施工情况。各种加固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结构工程中加固的问题,通过对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设计合理、加固方法得当。
某石化催化裂化装置原设计采用混凝土承台和爆扩桩基础,后技术改造增加了与原承台贯穿相连的预应力大板,由于再次技术改造需要支承于原有构架及基础上、或另立基础支承的荷载较大,需要对现有基础和构架进行了现场检测,并根据改造后的荷载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通过在大板上增设反梁可以明显增强大板与原有基础的整体性,可以满足直接在原有基础上施加荷栽的要求,实施后装置运行正常。
通过对6根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及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试验,观测试件的裂缝宽度,并与受弯构件试验裂缝情况进行对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500MPa级细晶粒钢筋用于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对国内外主要规范的裂缝宽度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计算裂缝宽度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同时介绍了ACI 318-05规
本文对某工程钢桁架结构进行荷载试验,分析了空间作用与刚性节点连接情况下弦杆次应力影响的计算分析模型与桁架模型之间的计算结果差异,对该桁架结构系统进行了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计算对比,得出一些指导实际工程设计的有益结论。
振动台试验是研究复杂结构抗震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背景,基于振动台试验,阐述试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试验现象和结果,总结土-结构体系的振动响应规律。试验表明:地上结构地震放大系数比地下结构大,地下结构中柱应变大于边柱,桩端以剪应力为主、桩中间正应变大于桩两端,由于土的弹塑性,体系存在不可恢复的变形;随着震级增加,土-结构局部破坏,地震放大系数减小,地上结构最大位移满足规范要求。
船闸在水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航电枢纽中主要的通航建筑物。输水阀门作为船闸输水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正常启闭直接影响着船闸、通行船只及人员的安全。支承梁作为输水阀门系统中的支承导向结构,是减小启闭杆弯曲的一个节点,对保证各种工况下输水阀门的正常启闭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某水利枢纽船闸平板输水阀门支承梁在运行过程中,在其跨中部分混凝土逐渐受到破坏而碎裂,使得启闭杆的变位过大,导致阀门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