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差距和法对几种促透剂促透效果的评价

来源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相对差距和法综合评价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研究2%丁香油、2%广藿香油、2%荆芥油、1%氮酮、2%薄荷醇、2%油酸、2%樟脑分别对5-Fu在离体家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效果,以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和滞后时间为指标,运用相对差距和法综合评价它们的促透效果.结果:氮酮、薄荷醇、广藿香油、丁香油、荆芥油都有促进5-Fu经皮渗透的效果,且促透效果依次递进;荆芥油、薄荷醇、油酸、樟脑、广藿香油、氮酮都有储库效应的作用,且储库效应的作用依次递进.结论:相对差距和法可客观地综合评价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型NO-阿司匹林衍生物ZA-6抗血栓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和实验性血栓动物模型,测定ZA-6的抗血栓活性;采用金属镉还原测定,给予ZA-6后,大鼠血浆中NO浓度的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AMP和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在不同诱导剂(ADP、AA和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ZA-6均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IC50均低于ASA的IC50
目的:研究组胺、右旋糖酐40和4-氨基吡啶(4-AP)三种致痒物质对瘙痒动物模型的影响,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瘙痒动物模型.方法:用正交实验方法安排实验,各组分别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0.1ml不同致痒剂,记录小鼠30min内的搔抓潜伏期和搔抓次数,用综合评分法筛选最佳致痒组方.分别取各组小鼠注射部位及周围皮肤.用荧光分光度计测定皮肤中的组胺含量.结果:最佳造模组方为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复合组方;各
目的:确定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传统方剂苦参方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方剂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苦参方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提取采用醇提一大孔树脂纯化法,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汽蒸馏法;采用LC/MS、GC/MS联用色谱技术确定苦参方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对苦参方生物碱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苦参方有效部位最佳提取方法,考察方剂配伍后的成分变化.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皮肤粘膜的双链DNA病毒,人类角质形成细胞是其天然宿主细胞.HPV型别众多,其中HPV6型、11型是引起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HPV尚难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复制,导致对其深入研究存在困难.HaCaT细胞是一种良性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株,细胞生物学特征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类似.有文献报道,多种型别的HPV可在培养系统中感染HaCaT细胞.本
目的:探讨一种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方法:应用PAS染色法与普通HE染色法相对照,对比观察大鼠睾丸各级生精上皮在精子发生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采用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PAS)特异显示精子细胞头部的顶体结构,根据顶体系统和精子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特点,并结合其它生精细胞的形态特征,对生精上皮进行分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可以更简便有效地描述生精上皮不同生精时相
目的:通过通脉、黄芪配伍作用的研究,将通脉、黄芪按3:6、3:10配比,建立前脑缺血模型,观察不同配比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再生作用.方法:用实验动物于28天(脑缺血时间)后用10%的水合氯醛深度麻醉,经左心室穿刺至主动脉,同时剪开右心耳,先以生理盐水200ml冲管,继以0.1ml/MPB、4%HCHO(PH=7.4)400ml灌注,持续1.5h,取脑、修块,制作脑部冠状石蜡切片,eresylvi
异甘草酸镁是第四代甘草酸制剂,具有更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是我国研制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本文选择与早期银屑病、湿疹、皮炎一类炎症相关皮肤病有关的靶细胞,即人外周血白细胞和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研究该药对白细胞趋化功能和角质形成细胞表达促炎症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影响,以获得异甘草酸镁治疗这类皮肤病的治疗学药理基础。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NP大鼠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ANP组)和姜黄素组(Cur组),通过分次腹腔注射10%L-精氨酸建立大鼠ANP模型,Cur组在造模前20天开始每天给予姜黄素灌胃.两组分别在造模后3h、12h、24h和36h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病理改变、NF-κB活性和血清淀粉酶、MDA、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Cur组各时间点的胰腺病理改变、NF
目的:研究青花菜中异硫氰酸盐(ITCS)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TCS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AlamarBlue法检测ITCS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TUNEL一步法、流式细胞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TCS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TICS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其48
博宁霉素是从争光霉素素复合物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化合物,而争光霉素素的主要组分即平阳霉素已被确认与博来霉素A3相同,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作抗肿瘤药.尖锐湿疣系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文选用人角质形成细胞永生化株HaCaT株、子宫颈上皮癌细胞HeLa株、及人表皮癌细胞A431株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细胞,检测盐酸博宁霉素对这三种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获得该化合物抗HPV的治疗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