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智思想研究

来源 :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处理仁和智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重大问题,而且还是今天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一种道德学说,与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不同.这本是中西文化所各自形成的特点,但却在特定条件下被置于非此即彼的对立之中.如今,要实现儒学的现代转化,就必须解决文化融合中的仁智问题.主张二者互补是学界的共识,不过,如何互补,却是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回到儒学的源头,去寻求和借鉴孔子的解决之道.虽然仁和知有不同,乃至对立,但在孔子看来,两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成仁的时候,需要知的帮助,以智来辅仁,否则容易产生弊端而无成。仁知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上述以智辅仁而成仁的一面,和以仁辅智以成智的一面,还表现在二者进一步的互补与融合,合而为一,仁且智为圣,这是孔子所认可的人生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论语》中"三月不知肉味"之"肉"系肉食之肉,"三月"非韩愈、程颐所谓由"音"字所衍,"月"亦非于省吾所谓由"日"字所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图"是思虑义,"不图"即不意、未料;"为乐"之"为"是动词,系学习、操习、练习之义,该用法在《论语》及其他古籍多见.代词"斯"指代同章中前述之"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学习状态或精神程度,即好酒好肉亦不思的沉湎痴迷状,此即孔子所自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本文用古代文献和天文岁差相结合,论证"太极生两仪"与"帝出乎震"的年代.公元前2900年到公元前2600年太一为北极星,北斗有九星,这是太一太极、九宫学说诞生的神农、黄帝时期.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97年,帝星靠近北极,北斗九星变成北斗七星,《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儒所谓先天八卦)变成"帝出乎震"(宋儒所谓后天八卦).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是主体性.它体现为理性、自主性与个体性.传统儒家学说中并无主体一词,亦无自我概念.与之相关的"主""体""自""我"等也不包含主体性观念.它们是德性之我.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儒家道德不是主体的自我立法,而是公有的德性"立法".故儒家伦理不是自律性伦理.欲概念体现出某些主体性属性.但是儒家却主张无意、无我,从而祛除潜在的自我.这种无主体性的哲学与现代文明有些不和.
近年来,"政教"问题成了学界的一个热点,引人深思.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时代",孔教运动的赞同者或反对者都面临一个问题:究竟应当如何处理政教问题以重建中国政教秩序?依西学,"政教"系指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历史上有"合一"或"分离"等各种政教形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教是指儒家教化系统而非严格宗教,因而英文Caesaropapism(意谓"凯撒与教皇的合一")所表达的"政教合一"并不能照搬过来置入中国
史载孔子是位"温良"的教书先生,"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对夫子的深切印象;而此所谓"温良",其意大致是"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它既是外在的德行,又是内在的德性,彬彬有礼、圆融和熙的气象中,透现出"求达不求闻"的"有若无"精神,姑名之低调哲学.
中国先秦所有的哲学流派在这个时代都诞生出世了,中国哲学中最主要的一个流派,一般所谓的儒家学派,又名为先秦儒学,正是在这个时代出现和奠基的.其中,最耀眼的巨星,当然是儒学的开创者孔子,以及孔子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两翼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牟宗三先生以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理想与孟、荀二子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并深入孟子内在的文化生命与荀子纯智之心的特质及其具体表现中,作了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综合的整
《孟子》一书,涉及君子2的论述共计八十二处.通观这些论述,可以发现《孟子》不仅继承了《论语》的君子观,而且还做了丰富和发展.为了较为详尽地把握《孟子》的君子观,需要具体分析其君子观的主要内容,进而揭示其当代价值.总的来看,《孟子》君子观展示出四个主要面向,即君子的本性、君子的修为、君子的教育和君子的理想.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中,《孟子》的君子观依然具有其独特的时代
荀子对与精神修炼有关的话题高度关注,他主张人心建构起"价值的秩序"的最终支持来自于"道",从工夫上来说,则是由于心灵因有"征知"而能"知道"。普通人应首先了解"道"的真相,然后再通过有效的修身技术来引导自己按照这种正确的方式生活,使自己成为所谓的"君子"。改变自己的努力,则在于如何去"伏术为学",通过"积善而不息"的过程,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专注于精神修炼方面,荀子的"心术"依旧从孔孟之间儒者已经开辟出的分别与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相关的思与气两个维度上展开,在实践上呈现为"解蔽"的问题与"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反对人性善,既有基于人性恶的质疑,也有基于"性伪之分"的质疑,意义并不相同:前者只是以一种人性论(性恶论)批评另一种(性善论),后者才是关键,是要彻底拒绝人性论,即反对为善的实现提供人性论的解释.为什么呢?因为性善论不论主张为何,首先是将性与善结合起来的理论.但荀子主张"性伪之分",则是要将善归于伪,促使性、善相分(或切断性与善的联系).是故,性善论之不可接受,不在于对人性善的判断不对,而是根
本文旨在解构两千年来的一个传统观念——荀、孟之争是人性善恶之争,并基此对荀、孟之人性观作出重新把握和诠释.认为,传统所遵循的逻辑犯下了一个前提性错误,把原本不确定的、本属结论的概念当成了确定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前提:荀、孟人性论之争,绝非如文字、表象所直观显示的那样是"性恶"、"性善"之争,而是一场基于当时语境的名实、概念之争,也即是"性"概念如何使用、"人之所以为人者"如何命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