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NO对未燃尽炭吸附汞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2009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PW91方法,研究了NO对飞灰中未燃尽炭吸附汞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含有NO的未燃尽炭固体表面饱和簇模型,计算得到了单质汞在含有NO的未燃尽炭固体表面的吸附位、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研究结果表明,NO对单质汞在飞灰未燃尽炭表面的吸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与烟气中NO的含量有关,存在着竞争、协同吸附机制。
其他文献
油雾火是特殊的火灾类型,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类型火灾进行了细水雾灭火实验研究,建立细水雾抑制油雾火模拟实验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细水雾前期抑制油雾火的主导机理是降低可燃物与氧气混合浓度比和动力学影响,后期灭火主导机理是火焰冷却与衰减热辐射。利用主导机理的结论,很好的解释了油雾上喷、油雾水平侧喷、油雾喷嘴孔径、油系统压力等实验工况参数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
柴油机中燃烧过程是整个发动机研究的关键问题,它同时受缸内传热的影响,特别是燃烧室部件温度分布的影响,为此本文将整个燃烧室部件(气缸盖-气缸套-活塞组-润滑油膜)作为一个耦合体,在对耦合体进行三维传热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分区求解、边界耦合法建立缸内工作过程与燃烧室部件的三维耦合计算模型,从而实现了缸内工作过程与燃烧室部件的耦合三维仿真模拟,以此考察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缸内燃烧的影响。研究结
喷雾湍流燃烧过程中,液滴、湍流和化学反应之间强烈耦合,物理化学机理非常复杂。本文将速度-标量-频率联合概率密度函数JPDF输运方程方法应用于两相喷雾湍流燃烧问题,利用火焰面模型解耦流动和化学反应动力学间关系,建立起数值计算模型。采用Monte-Carlo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asri等人以甲醇为燃料进行的喷雾湍流燃烧值班火焰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Fluent下的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在一个30kW直流等离子体电弧炉中研究氧硅比(O/Si)、碱基度(B)、重金属浓度(C)、处理温度(T)、处理时间(t)、飞灰种类和物料形态共七种因素对重金属固定效率的影响作用。实验采用W-Re5/26型钨铼热电偶和CIT-1TD型比色式红外测温仪测量坩埚壁和熔体液面的温度,考察处理温度对重金属固定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重金属浓度对重金属固定效率的影响作用最为显
煤气化技术作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具有高煤炭利用效率和低污染排放,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扩大气流床气化对我国高灰熔点煤种的适应性,本文着重研究了高温气化条件下混煤灰的熔融特性及其矿物质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化条件下混煤灰的熔融温度变化规律并不与配煤比例成线性关系,而与相应三元相图的液相线温度具有很好的相似性;随着低灰熔点煤灰的加入,混煤灰在三元相图的位置逐渐由高熔点的莫来石区
煤气化技术具有高煤炭利用率和低污染排放,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研究生物质在煤气化中的共气化特性,采用美国伊利诺斯州PRB煤和一种生物质在1kg/h规模的常压流化床气化实验系统上进行实验研究。在850℃、900℃和950℃范围内,氧碳比为1.0、1.1、1.2、1.3、1.4,生物质占总重量的比例为20%、40%的条件下对煤和生物质的共气化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2含量逐渐增加
为了使R0110重型燃机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场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在低压模拟条件下进行了单管试验调试。发现满负荷时的温度不均匀度远高于设计值,而且其径向分布也偏离设计曲线:在叶根和叶尖处偏低,中上部则偏高,经多次调试均未根本改善,反使燃气导流管两侧壁温升高,而不得不在当地加开了两个射流孔。扩大原设计的射流孔径,可有效降低最大不均匀度,但对周向不均匀度影响有限;只有当降低值班燃料的比例后,温度场品质才基本
通过建立适应HT-NR3燃烧器流动特点的放射形网格体系,使用三维燃烧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在一台实验炉上,采用烟煤进行燃烧的情况,给出了典型工况条件下炉内的三维温度分布、氧量分布,CO分布和详细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三维温度分布与实际锅炉燃烧中的火焰形状相近,表明本文的网格体系和模拟方法能够应用与对HT-NR3燃烧器燃烧特性的研究中,模拟结果能够用于对该燃烧器燃烧特性的研究中,能够为该燃烧
颗粒散射光的线偏振度特性在颗粒性质反演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SEM图像的方法,建立正庚烷明火燃烧烟颗粒的分形形貌模型,利用离散偶极子数值方法计算得到火灾烟雾单颗粒模型的散射光线偏振度随散射角的分布。通过实验分别测量了正庚烷明火燃烧烟颗粒和棉绳阴燃烟颗粒的单次散射光线偏振度随散射角的变化,并与单颗粒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粒子尺度因子范围内,颗粒散射光线偏
针对微动力装置中重整腔内催化剂容易积碳,重整反应需要大量能量等问题,在重整腔入口引入氧气,使甲烷发生催化部分氧化反应为甲烷重整反应提供热量。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数值研究微细腔中甲烷湿空气在镍基催化剂上的自热重整反应,重点研究含湿量变化对甲烷自热重整反应及积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自热反应散热量基本按线性关系随含湿量增加而降低,含湿量d=89.3%时自热反应放热量刚好满足重整反应能量需求;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