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ing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八大重点任务。文章指出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南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郊县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城乡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松动,同时也凸显出新特征和新矛盾。由此,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推进南京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旅游物流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所引起的物质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流动的各种物流现象和关系。旅游物流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满足游客的需求,其主要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物质流动、物质存储和管理协调。本文通过对旅游与物流,旅游业与旅游业的辨析,提出了旅游物流的概念,并且基于此对旅游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趋势、系统设计、供应链模式、第三方物流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我国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仅造成大量三农方面的问题,也是形成诸多城市问题的重要因素,比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圈地式”的城市蔓延、“异质化”的城中村、“脉冲式”的房地产泡沫,等等。本文初步梳理了当前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重点辨析了农地私有化的“危害”和必要性。文章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果继续拒斥私有化这种根本性变革,就难以真正导致产权的明晰化,任何在产权不明晰环境下旨在提高土地交易
本文从介绍我国统筹城乡的就业保障体系入手,对我国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体系进行了评估分析,提出了当前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文章指出当前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体系面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就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统计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建议跳出现有模式,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政府责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培训实施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体系建设,为所
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历史作用,需要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十二五”改革。提出了政府转型进程决定“十二五”改革全局的论断,分析政府转型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探讨了政府转型与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制和行政体系之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2005年和2006年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地集中没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机械化对农地集中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少数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通过承包劳动力外出就业农户的部分农活弥补了后者的劳动力不足。
本文对农村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提出进入后税费时代,由于人力和自然资源存量比较高的青壮年长达20年的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并且新生代农民工趋向于城镇化,使得很多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都已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的趋向。文章指出新时期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多元化投入力度,增加利于农村弱势群体提升组织化程度的社会文化开支,以更多的政策优惠扶持和促进弱势群体广泛参与的社会和
本文以鄂州地区为蓝本分析阐述了县城治理新做法和新思路。文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县,县既是联结城乡的重要“接点”,又是城镇化的重要增长点。由此,应当着眼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县域治理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县域治理体制。
城乡统筹是破除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西部山区受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等因素制约,城镇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薄弱地区。安康这一典型西部山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劳动力输出、新型工业化、土地规模经营以及政府主导等四种基本模式,对于西部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自200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始,成都市经过近7年的艰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体制取得了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发展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以行政推动、财政扶持为特征的城乡一体化初始模式,充分运用“成都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从产业、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体制等方面出发,构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
本文总结了湖州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两条重要经验。一是创新思路,精心设计新农村建设载体,建立1个示范区、建设三大平台、全面推进八大工程等做法;二是大胆实践,探索建立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