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DNA序列的野生三斑石斑鱼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共采集了我国东南沿海的野生三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rimaculatus5个地理群体共120尾,基于线粒体Cytb部分序列的研究,整体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40,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198-0.00319,AMOVA分析表明仅2.10%的变异来自群体间,97.90%的来自群体内;对线粒体D-loop的分析,整体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0.0043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范围0.00358-0.00596,AMOVA分析表明,仅0.80%的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9.20%的来自群体内;对线粒体COI部分序列的分析,整体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95,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49-0.00507,AMOVA分析表明,仅5.1%的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4.9%的来自群体内.线粒体DNA分析的结果得知,三斑石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厦门群体与三亚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大,分化的原因可能跟三斑石斑鱼的生态习性有关.表明我国野生三斑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其他文献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石斑鱼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也随之发展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石斑鱼繁育技术体系、苗种培育技术体系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杂交石斑鱼的培育成功进一步推动石斑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揭开了石斑鱼育种工作的序幕。未来发展方面,除苗种繁育技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高效配合饲料研发技术、病害防治技术仍需继续提升之外,建设可持续的高效、低碳
为了探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趋光行为,在直径1.5m×高0.8m的圆形蓝色玻璃水槽内,通过光梯度法,对体长约17.5cm,体重约205.2g的棕点石斑鱼在可见光(400-900nm)范围内的红、黄、绿、蓝、白及黑暗6种光波长及在不同光梯度、光照时间下的趋光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究了棕点石斑鱼的喜光行为,为棕点石斑鱼养殖环
基于流水式水泥池(6m×3m× lm)饲养石斑鱼,评价石斑鱼粉状配合饲料与一定比例的鲜杂鱼浆或淡水混合后制成软颗粒配合饲料投喂东星斑(Plectropomus leopardus)和珍珠龙胆(♀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 (1)采用石斑鱼专用粉状配合饲料与鱼浆的配比为6:4制成的软性颗粒配合饲料投喂平均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是多种海水鱼类的重要病原.本文针对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体系中Mg2+浓度、dNTPs浓度、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5mmol/L MgCI2、1.2mol/L Betaine、1.2mmol/L dNTPs、1.6mmol/L引物l
本文研究了在3种不同脂肪水平下,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与蛋能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计了12组等能实验饲料,包含3种粗脂肪水平,分别占饲料干重7%、10%、13%;在每种脂肪水平下设计了4种不同粗蛋白水平(40%、45%、50%、55%)或者4种不同蛋能比(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食道中有Ⅰ、Ⅱ、Ⅲ和Ⅳ型粘液细胞,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贲门胃粘液细胞有Ⅰ、Ⅱ、Ⅲ种类型,胃体部有Ⅰ、Ⅲ、Ⅳ型粘液细胞,在胃腺的周围含有较多的Ⅰ和Ⅳ型粘液细胞,而幽门胃中只有Ⅰ型粘液细胞,
鳍是鱼类主要的运动器官,在鱼类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形成、分化和发育对仔稚幼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予代早期发育过程中各鳍的形成时间和变化特点,为优化青龙斑的种苗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采用常规采样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青龙斑早期发育过程中鳍条的形成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实验结果,在水温为30.0±1℃、盐度为28.0±1
本研究引进斑石鲷亲鱼452尾,开展工厂化亲鱼驯化与培育,成活率97.5%.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技术,布上浮卵17.2kg,孵化率70%.2014年7月4日,开展斑石鲷苗种培育,培育水温24℃,获得全长6cm以上苗种50.5万尾,其中最大全长80.2 mm,最小全长44.8mm,平均全长61.6mm,通过专家验收.截至10月31日,斑石鲷苗种已通过循环水、深水网箱养殖,养殖成活率达到98%以上,月
会议
为获得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分别对10~14月龄的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3个群体的体长、体重、生长指标、肥满度、超亲优势率等主要生长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并对3个群体的生长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在体长和体长生长指标方面,依次为杂交F1>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10~11、13月龄时,累积体重值依次为杂交F1>七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体重和体重生长指标方面,增重依
选自石斑鱼基因组中的12个微卫星(Microsatellite)标记,对中国东南沿海5个三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rimaculatu种群在这12个微卫星座位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微卫星多态信息含量(PIC)、各群体的遗传杂合度(H)、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遗传距离对5个群体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所选择的12个微卫星座位在所检测的群体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