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是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吗?--如何理解《神学政治论》中对犹太教的批判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思想酝酿己久。《神学政治论》中的一些思想在他年轻时就己萌芽和发生,甚至已经表达出来,他因此受到犹太教会革除教籍的惩罚。后来,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思想不断得到扩展。所以,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也并非只是因应当时尼德兰的政治和宗教斗争的需要。《神学政治论》的主题是划分开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斯宾诺莎论述的不只是哲学与犹太教或基督教的问题,而是哲学与作为哲学对立面的所有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绝非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对于犹太教的批判,也不只是针对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批判。综合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宗教的论述,可以说,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实际上是他对所有建制性宗教的批判。
其他文献
本文揭示中国经学诠释暨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以讹传讹、"举烛尚明"的事例.由于语言文字的广泛应用,间接经验与最基础的直接经验渐行渐远.间接经验称为"知",直接经验则因附属于"行",较少被讨论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知行关系的讨论中,《中庸》第四章(分章依朱熹《中庸章句》)是独山特色的.尽管《中庸》第四章的知行范畴反常识对调很可能只出自文本流传过程中简单的倒文,从而造成极其难懂,不好解释,然而它非
本文探讨如下三个研究的议题,一是中国传统经典之义理在文化中的价值何在?二是传统经典之内涵应如何诠释?三是经典诠释与今日生活之联结?这三个议题乃是在前述的研究背景之下,所作的思考与论述,或可为传统经典之义理解读与诠释,提供另一种思维模式。此种从事于精神活动的行为主体或互动主体,可称为文化我( culturalpersonality),而其目标乃在表现利他主义与完美主义的无我或忘我的境界。陈秉璋认为此
本文以快乐主义的翻译问题为开端,首先区分了两种快乐主义:心理上的快乐主义和伦理上的快乐主义,并且分别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几个特征,特别是伦理上的快乐主义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价值论,而心理上的快乐主义是一种行动上的快乐主义。伦理上的快乐主义是关于至善的学说,它的理论目标在于寻求最好的生活。而心理上的快乐主义是关于行动原则的学说,它试图说明什么决定了行动,应该做什么。根据这个区分,功利主义就是心理上的快乐主义
老济南人都还能记起济南老火车站的身影—典型的德国哥特式建筑.然而这座建于1912年的济南标志式建筑却在1992年被强制拆除.2012年,济南市政府决定重建老火车站,济南老站的昔日风貌将"原汁原味"的重现在济南人面前.于是,济南老建筑存续问题,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济南老城还有很多老建筑,尤其是历史民居建筑’,它们远远没有府学文庙的幸运,散落济南老城的角落,默默的守望着这座城市,等待着人们的救赎与更
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前两个具体的语义问题以及这个表述在它出现的文本框架中的逻辑关系。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回到出现这个表述的文本段落,而搞清楚这些段落的语义逻辑关系则是此处首要任务。所以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这个表述所出现的文段的整体论证,考察其逻辑有效性。第二至第四部分分析其他相关文本,看其是否能支持或改善第一部分中讨论的论证。最后一部分重新回顾这个表述,确定其具体意义以及“自身”与“朋友”在友谊中所扮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来说,他确实包含着自由主义正义观所具有的一些观念,但马克思不同于近代自由主义正义论之处在于,马克思此时的正义思想兼具古典和近代的特色。从平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正义观念是主张平等的正义,应属于近代的思想。但是从他对人的尊严的高扬和捍卫来说,他的思想应属于古代,因为在他的正义观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并不是因为人人卑微而平等,而是因为人人高贵而平等。此时马克思的思想虽然
导言从语句层面看,价值语句和事实语句的关系如何确定,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哲学问题.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及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的价值理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哈贝马斯建构的批判社会理论,不单要分析社会现象,还要扮演批判社会的角色,而批判社会必须涉及价值判断,为了达成批判的目标,他发展出一套价值理论,这套理论主要分析社会的规范,主张从规范原则引生的价值判断,不单
康德的这一观念,在现代实证法理论的激进批判下愈来愈受到质疑。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马克斯·韦伯基于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这对概念对现代法律之性质所作的剖析。通过对现代实证法之形式化进程的经验考察与合理性分析,韦伯将现代法律描绘为一个以自由与意义丧失为代价不断获得其自洽逻辑的自我生成体系。哈贝马斯扮演了康德主义与韦伯主义的调和者角色,其以商谈论视角理解现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法律与道德同源互
机体哲学是从哲学角度研究各种机体的存在、演化和相互关系的哲学分支.在哲学史上,明确以"机体哲学"为标识的研究,主要是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开始的,但其思想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机体哲学在中国和西方曾沿着不同的思想轨迹发展,各有其不同的观念体系和思维方法.以“机”为逻辑起点的机体哲学研究希望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框架,能够更清楚地解释涉及各种类型机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在
本文之作,将针对《圆善论》一书的思路,做一解析,并提出批评的意见.本书之做,以康德「最高善」观念切入,以「德福一致」命题为对象,以孟子文本为疏解材料,以天台圆教为模式,企图建立儒家的圆善理论。笔者认为,迹冥论是套用的理论,本身是来自郭象对庄子的误解而出现的,牟先生以之曲解道家而使用了。天台圆教观是为与华严争胜而建立的,内容也是对华严的曲解而发展的,主张华严缘理断九,牟先生藉之以评点儒学理论,刻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