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锁骨下动脉CT征象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迷走锁骨下动脉(ASA)的CT表现,对比探讨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LSA)CT征象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CT检查诊断为ASA的199例患者CT图像和临床资料,剔除26例因图像质量影响不能肯定是否Kommerell憩室或不能准确测量Kommerell憩室直径者,余下173例患者中,86例CT平扫,87例CT增强扫描,观察ASA的开口位置、走行途径,与主动脉弓其他分支血管的关系,邻近气管、食管是否受压,是否合并心血管其它变异与病变,以及纵隔病变,测量Kommerell憩室直径并计算R值(Kommerell憩室直径与其远侧锁骨下动脉直径的比值).结果 173例患者中132例(76.3%)ARSA,41例(23.7%)ALSA.所有ASA均经食管后方穿过中线到达上肢并在CT图像上可见食管受压征象.132例ARSA中,1例(0.8%)在CT上见气管受压征象;5例(3.8%)合并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1例为A型壁内血肿,2例为A型夹层,余2例为B型夹层),其中3例夹层(2例A型,1例B型)同时累及ARSA;3例(2.3%)合并动脉瘤(2例累及ARSA根部).41例ALSA中,18例(44%)可见气管受压征象;37例(90.2%)合并Kommerell憩室,远高于ARSA合并Kommerell憩室比例(25.8%,34例),其憩室平均直径(2.64cm)大于ARSA的憩室平均直径(1.57cm)(p<0.05),且其前者憩室扩张程度较后者憩室更加明显(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尤其是CTA能较好地评价ASA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ARSA较ALSA常见,且通常走行于食管后方;ALSA合并气管受压征象和Kommerell憩室比例高于ARSA,前者憩室直径大于后者且憩室扩张程度较后者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5例.15例行CT增强扫描,19例行MR平扫+增强,其中15例行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8例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位置、大小、骨质破坏特点、MR信号特点、质地、对比增强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及周围结构侵犯情况.结果 肿块好发于鼻腔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后不同病理反应分级组的肿瘤最大径的变化评估以及疗效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71例在我院经核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并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资料,且运用PhilipsAchieva3.0T磁共振至少在NAC前、NAC全部周期结束后术前2个时间点各进行一次
Objective: Toreportamysteriousevolutionprocessofazygosveinaneurysms(AVA)andmanagementoutcome. Methods: Thepatientsclinicaldataandimaging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she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患者脑微观结构的特点,以求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有实验对象均进行高分辨率结构像磁共振扫描。结果重度抑郁症患者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颞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右侧枕中回、双侧颞下回、左侧额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楔叶VBM减低;轻度抑郁症患者右侧后扣带回、右侧丘脑、右侧楔叶、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梭
目的 本文探讨了儿童胃幽门窦部隔膜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2015年收治的胃幽门窦部隔膜的患儿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0天-8岁6月,平均年龄11月,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反复频繁呕吐,32例患儿均行立位腹平片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32例患儿均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表现为胃泡扩张,小肠及结肠充气减少;
目的 骨折是放射科急诊检查中最常见的病种.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漏诊率较高.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既能满足诊断需求又能减少病人搬动,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本研究是应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其对深在部位和解剖结构复杂部位骨折和无错位骨折诊断的优势,探讨DTS对隐蔽性和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首先使用德国飞利浦X线机检査,发现DR片显示可疑骨折或临床体征明显但D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CTA检查方法,比较两种(PHILIPSBrilliance16排CT与SiemensSOMATOMDefinitionAS)设备在下肢CTA检查中对于检查结果的区别,以验证16排CT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特别是夜间急诊患者的检查).方法 1.选取4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分别用16排CT与128层扫描下肢动脉.2.扫描方法:16排CT:管电压120kV
目的 上腹部CT增强检查中,动脉期普遍采用团注追踪技术(BTT)提高定时的准确性,而门脉期则采用固定延时,即在动脉期后设置一定时间触发扫描.由于血液循环的个体差异,固定延时可能影响门脉期图像质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动脉期-门脉期固定延时对门脉期增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上腹部CT增强检查图像资料.均采用BTT触发扫描动脉期,延迟30s行门脉期扫描.动脉期序列图像中肝顶、肝门和肝底三个层面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为先天性胆系囊肿中最多见的一种.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以婴幼儿最多.婴幼儿以阻塞型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MRCP是一种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采用3D重T2WI-TSE序列加脂肪抑制技术和呼吸门控,获得薄层的连续图像,在工作站通过MIP进行二维或三维重组而获得多层面多方位的胰管、胆管树图像即MRCP图像
目的 在保证冠脉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剂量、低碘浓度结合迭代重建(IR)技术的可行性及检查前告知、呼吸训练及常规腹带使用等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低碘浓度270mgl/ml对比剂+低管电压100kVp+SAFIRE算法重建图像)和B组(15例,传统的370mgl/ml对比剂+120kVp+FBP算法重建图像).比较两组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