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在Pt/GaAs/电解液三相界面自发的阳极腐蚀现象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化镓(GaAs)在半导体家族中已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硅的最重要的半导体电子材料,在微/纳米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1]。砷化镓中电子具有很高的迁移率,禁带宽度大,能带结构属直接跃迁型,光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半导体材料[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Cyanobacteria harmful algal blooms(HABs)pos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Class II Fructose-1,6-bisphoshate aldolase(Cy-FBA-II)and cyanobacteria Fructose-1,6-Bisp
血红素类铁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典型的两态反应过程。目前,常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SCF 方法研究两态反应;但这一方法有理论缺陷,应用于开壳层体系受限,各个自旋态的相对能量估算不好。我们采用BDF程序将自旋反转的TD-DFT方法用于计算血红素铁酶各个自旋态的相对能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参考态,从而避免自旋污染。试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准确的预测各个自旋态的能级顺序。误差抵消效应使该计算方法对于大多数泛函
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计算研究了一系列高手性角单壁碳纳米管与 Ni55金属团的相互作用。通过对 Ni–C界面电荷传输的分析,发现高手性角单壁碳纳米管终端边沿上的 kink-step sites 比其它边沿点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6,5)和(7,5)碳帽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局域在 kink-step sites 上。这些具有高反应活性的 2pz前线轨道垂直伸出碳帽表面。如此空间趋向和位置的前线轨道更有利于
离子通道与生物体内的众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在药物设计,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子在离子通道中输运的过程和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连续性模型来研究离子在通道中的输运过程。本文围绕生物分子网格的生成、PNP方程的求解以及可视化分析的研究,将它们整合实现到具体生物离子通道体系的模拟中。我们开发了一个模拟离子通过三维离子通道系统的并行有限元模拟器。该模拟器包括了求解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分子力场水平上研究了蛋白质 catabolite repression Hpr(Crh)微晶中水的热运动。研究以重建的晶胞为模型体系,分析了在150K、200K 和291K 下 20ns 内体系中蛋白和水分子的运动,包括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旋转相关时间(rotational correlation time)等可反映水分子热运动性质的参数,并与纯水中的相应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蛋
富勒烯(Fullerene)是一类由12个五元环和若干个六元环组成的中空球形全碳分子,内嵌富勒烯则是内嵌入金属原子或原子簇的碳笼结构,包含了传统的内嵌金属富勒烯和内嵌原子簇富勒烯,其中,内嵌原子簇富勒烯是稳定性和产率最高的一类内嵌富勒烯,其内嵌原子簇可通过多种金属与非金属原子的结合而形成不同的结构,由于内嵌物可以向碳笼转移一定的电子数目而使内嵌富勒烯稳定存在.我们在电弧放电法合成中,通过引入了CO
酞菁和苝酰亚胺作为两类重要的功能染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光电功能材料体系中。从功能组装原理出发,将酞菁和苝酰亚胺共轭链接形成多组分的电荷给/受体系基功能材料,呈现出非常有意义的光电性质。本研究从一步缩合反应中,成功的合成和分离出三个基于酞菁和苝酰亚胺的D-A型功能染料,对其光电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此反应的合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索。
本文以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主体材料KLaNb2O7,并利用二次离子交换法制备了MnⅢTMPyP-LaNb2O7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IR、UV-vis、SEM等方法对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它的电化学性质。
燃料电池(Fuel Cells)是通过电化学机制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相对于氢的阳极氧化反应(HOR)过程来说,氧的阴极还原(ORR)过程的反应速度较阳极反应速率小6-7个数量级,导致阴极过电位更高,相应的阴极催化剂中Pt等贵金属的用量更大[1,2],因此开发新型高效非贵金属氧还原阴极催化剂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乏燃料中的锕系元素因其半衰期长且具有较强的放射和化学毒性,对环境构成长期威胁。镧系元素的存在对锕系元素嬗变-分离产生负面影响且镧锕元素具有相近的化学性质及离子半径,使得镧锕分离成为高放废液处理中最具挑战的科学与技术难题。本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新型锕系萃取剂2,9-二酰胺-1,10-邻菲罗啉(Et-Tol-DA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