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假性肠梗阻微生态调节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假性肠梗阻(ClP)是一组由于胃肠道神经和/或肌肉病变引起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属少见病.本文就儿童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6年8月至2013年5月因腹胀明显就诊12例患者,女8例,男4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5岁;病程1周-3月不等(平均3.25周),符合CIP的诊断标准.治疗包括饮食(低脂、低糖和低纤维易消化食物)和药物(①甲硝唑→合生元或常乐康;②阿莫西林→合生元或常乐康.①②两组药物交替使用,并同时服用促动力剂吗丁啉(饭前半小时),其中10例患者加用小剂量红霉素5mg/kg.d),目的为改善并恢复肠动力、放松幽门括约肌,抑制细菌过度生长,使症状缓解.结果:微生态调节治疗儿童慢性假性肠梗阻有效率为66.7%,有效患者中25%出现病情反复。12例患者中仅1例在第一疗程后疗效明显,第三疗程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患者在第一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因此在第二疗程中加用小剂量红霉素,第四疗程后临床症状逐步缓解,症状缓解后持续常乐康继续服用2个月停药。其中2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头抱克洛和蛇胆口服液、希舒美后出现病情反复。4例治疗无效。整体治疗时间一般在6-9个月,2例患者持续1年多。结论:CIP治疗主要包括药物、胃肠营养、胃肠减压和外科手术。内科以减少肠道胀气、增加胃肠运动的保守治疗为主,合并严重并发症时方酌情手术治疗。虽有报道CIP预后不良,但对于儿童病因不明的CIP,首先应以保守内科治疗为主,非首选手术。饮食调整、间断抗生素使用和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疗效,但有效率仅66.7%,且25%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复。因此儿童慢性假性肠梗阻是治疗较困难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有效治疗方法仍需继续探讨。但本文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进行观察研究。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观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Cyanide p-trifluoromethoxyphenyl-hydrazone,FCCP)对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T3-L1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经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xanthine,MIX)、地塞米松、胰岛素方案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给予7
目的|:检测25-(OH)D和BALP水平,调查血清25-(OH)D与BALP的部分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血清25-(OH)D与BALP在评价婴幼儿VitD营养状况中的意义;方法:过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经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取兰州市住院婴幼儿337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BALP,同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①婴幼儿社会人口学基本
目的:加深对小儿先天性肌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12-2013.4本院误诊为"脑性运动语言发育落后"的4例先天性肌病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血生化、肌电图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4例患儿中,女2例,男2例.出生时即发现肌无力者2例,另2例于1+岁后因上楼费力或步态摇摆而就诊;该4例患儿均存在语言能力发育的落后.1例患儿存在可疑阳性家族史,其母幼时运动里程落后,成年后不喜行走.4例患
目的:评价婴儿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方法在早期发现婴儿神经发育受损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随访生长发育1年,分别采用GMs、Peabody运动评估量表、贝利发育量表的测试,进行生长发育尤其是运动发育的评估,并结合神经学检查,评估自新生儿期起脑瘫高危儿的发育情况.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早期神经受损患儿的检出情况,并对检出的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新生儿期正常GMs3
目的:观察大剂量常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及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一般治疗及口服或思密达灌肠,观察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的常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并及时观察两组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6.7%,总有效率96.7%,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泻时间、总疗程时间及住院
目的:分析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医院收治的轻度胃肠炎伴发惊厥时体温小于38℃的患儿进行回访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因胃肠道感染住院的患儿中有20例符合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诊断.其中男10例,女10例;20例均为足月出生,其中7例为剖宫产娩出,13例经阴道产娩出;发病年龄最小21天,最大26个月;发病最初表现呕吐和(或)
目的:研究儿童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住院患儿,用PCR方法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致病基因,包括毒素A基因(tcdA)、毒素B基因(tcdB)、附加基因(tcdC,tcdD,tcdE)和二元毒素基因(cdtA和cdtB),了解儿童CDAD的临床特点,并测序分析有无基因突变.结果:1.入选的121名腹泻患儿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