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鹅业现状

来源 :第五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跻身于我国养鹅大省之列,养鹅业对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黑龙江省鹅业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鹅业的具有市场潜力巨大,地理位置优越,饲料资源充裕、鹅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并提出黑龙江省鹅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在畜牧生产中,乡村兽医已成为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为保障畜牧生产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些乡村兽医存在着动物防疫意识淡薄、无菌操作意识不强等问题,职业性媒介传播动物疫病成了很大隐患。本文就福安市乡村兽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个论述。
2007年6-9月间,在建宁县金溪乡的高峰村、大元村和圳头村等环金饶山一带山上放牧的耕牛相继发生蝇蛆症流行,据发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临床观察,诊断为蛆症金蝇之幼虫寄生于耕牛皮肤组织引起的寄生虫病。本文现将该病发病情况进行介绍。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入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在冬春季节诊治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病例,几年来,共诊治了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病例30多例,其中一例是:一牛场因饲喂地瓜干加工厂的下脚料—地瓜(甘薯)皮,造成牛场6头牛发病,经过作者和当地畜牧兽医站兽医一起,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6头病牛
2004年8月宁化县城南乡某牛场发生了一起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发病率80%,死亡率10%,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解,疑似初诊为牛卡他热病,本文现就现疑似牛卡他热的诊治情况进行介绍。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8年7月8日,接群众举报,宁化县石壁镇有猪贩子私自从外地调运仔猪,销售给当地农户,仔猪在一周内大量发病和死亡。应当地群众要求,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最后认定本起疫情为猪瘟。本文现将疫情处置情况进行介绍。
猪孢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分布广,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球虫病进行概述,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明溪县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治疗多起雏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病例,并取得较好疗效。
建立了动物血制品中三聚氰胺的HPLC测定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溶液、乙腈超声提取,经SPE净化后,进行高效洗相色谱分析。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离子对缓冲液/乙腈-95/5(V/V);流速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5nm。三聚氰胺浓度在1.0mg/L~5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最低
本文对辽宁大鸨研究简史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辽宁大鸨的分布、生态习性,提出由于沿海开发和森林采伐较快,对大鸨的栖息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致使大鸨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作为大鸨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保护大鸨的栖息地,防止下套捕杀和下药毒杀,都是十分重要的。
鹅大肠杆菌型败血病,又叫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鹅都可以传染。因气候环境的原因,池塘水质差,被大肠杆菌污染,养鹅长期固定在一个池塘水域养殖,特别是在种鹅交配季节,鹅在水中交配,生殖道被污染,从而引起全身感染发病。本文介绍其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