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体表现对人或事物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的心理特征。目前我国青少年攻击性事件层出不穷,备受关注,若不及时遏制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人际互动是影响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主要包括家庭中的互动和学校中的互动,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出现适应不良的个体是否更易具有较强攻击性?本研究以225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攻击性的影响,旨在为降低青少年攻击性提供进一步现实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攻击性的相关分析: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抚养焦虑、同伴关系和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模型验证分析:在控制年级、年龄、性别等条件下,采用Hayes编制SPSS宏中的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母亲过度保护、同伴关系和攻击性的中介效应路径中,母亲过度保护对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92,p=0.0025),母亲过度保护(β=0.137,p=0.033)、同伴关系(β=0.326,p=0.000)对攻击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同伴关系在母亲过度保护对攻击性影响中的间接作用为0.0624,其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0223,0.1166),不包含0,表明同伴关系在母亲过度保护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在母亲抚养焦虑、同伴关系和攻击性的中介效应路径中,母亲抚养焦虑对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987,p=0.0016),母亲抚养焦虑(β=0.1632,p=0.0110)、同伴关系(β=0.3189,p=0.0000)对攻击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同伴关系在母亲抚养焦虑对攻击性影响中的间接作用为0.0634,其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0266,0.1201),不包含0,表明同伴关系在母亲抚养焦虑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研究结论:1)母亲过度保护和母亲抚养焦虑分别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攻击性。2)在控制年级、年龄、性别后,母亲过度保护和母亲抚养焦虑均可通过同伴关系影响青少年的攻击性。这表明同伴关系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重要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