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社数字编辑的培养与成长

来源 :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l88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背景下,首先要根据教育出版的性质,强化用于教育目的的各类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这些数据库不仅在教材的阶梯性编辑方面作用重大,在内容推送方面也十分有意义。其次,选题的规模化、系统化也是考验编辑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充分的市场调研使人们看清了选题的方向,但是也绝不能一味地顺应市场,而是要前瞻性地引领市场。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逐步整合身边资源,构建系列选题的产品线;而逐渐形成的系列产品要求必须适时创建品牌,并有效地进行数字产品运维,使其不断拉动产品线的长期市场效应,从而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数字出版丰富了内容为王的传统概念,多层级、多维度、多关系等加工方法下的内容建设蚕使得内容为王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为了出版企业能够早日实现“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模式,编辑培养模式既要务实又要高效。
其他文献
以互联网为核心,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出版的转型。互联网正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和最新的传播生产力,全面改变出版业的运作方式、经营模式、传播关系,等等。出版业必然会随着新技术发展,不断转型发展,而对内容的精神需求是不变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编辑必须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出版力。
在传统出版产业,编辑人员就具备一定的编辑素养和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影响,更对数字化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人员应该具备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素养,掌握计算机应用水平、版面设计、著作权保护和数字化审读技巧几方面技能.
在“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出版、新兴出版的理论和实践在出版领域逐渐活跃起来以后,对于高端出版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就从未停止过.对出版界来说,在行业内外存在悲观论和乐观论两派.悲观论者认为,出版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将面临灭顶之灾,整个行业的覆没已经为期不远,部分出版人才将选择逃离传统出版行业,或加入新媒体,或投身数字出版、新兴出版.乐观论者认为,出版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
“互联网+出版”成为传统出版社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专业及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出版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及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出版资源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带来的新介质、新媒体、新平台的充分利用及相互融合日趋完善。在此过程中,数字出版使传统出版社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数字出版人才的构建也给传统出版社带来了巨大挑战。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应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数字
标准的应用与实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编辑出版各环节中使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指导编辑加工工作。这是对出版人员标准化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出版企业标准。由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适用范围大,标准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并非一味求高,而是以普遍适用为目的。相对企业来说,标准中的具体指标设置相对较低,要求的针对性较弱,标准中的定性规定多于定量规定。因此追求高质量的出版企业需要在研究国
本文用四个同音不同义的“shi”和“shou”来进行“互联网+”时代的出版行为特征素描,通过做好加减乘除运算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数与网”的时代即“互联网+”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它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又提供了绝好机遇.而要抓住机遇,只能走与互联网融合之路,而人才队伍的建设,自然成了实现融合的关键.在出版人才建设中,仅就编辑来说,至少要建好三支队伍.
出版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和文化创意组织,以编辑为代表的专业人才是支撑其生存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互联网+”的变革,要求出版从业者在传统出版基本功之外,还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提升适应行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创造出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给出版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变革,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探索、促进业务创新的推手,大力倡导“员工和
互联网+时代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个性服务等出版业务形态层出不穷.出版形态多样、出版流程变新变快,使得编辑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范围也随之发生转变.出版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数字出版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数字出版编辑,需要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服务来吸引用户、沉淀用户.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在我国高等学校引发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背景和意义基础上,以北京印刷学院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特区计划——第一届韬奋实验班为例,总结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相关经验,探讨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为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高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