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技、食品安全、能源材料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单粒子水平纳米颗粒表征需求,我们课题组首创性地结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流式检测装置(NanoFCM),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病毒、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散射检测下限推进到24 nm、27 nm和40 nm,较传统流式细胞仪的散射检测灵敏度提升4-6个数量级。NanoFCM以每分钟高达10,00
【机 构】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出 处】
: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技、食品安全、能源材料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单粒子水平纳米颗粒表征需求,我们课题组首创性地结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流式检测装置(NanoFCM),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病毒、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散射检测下限推进到24 nm、27 nm和40 nm,较传统流式细胞仪的散射检测灵敏度提升4-6个数量级。NanoFCM以每分钟高达10,000个颗粒的速率对单个纳米颗粒的散射和多色荧光信号进行同时检测,实现颗粒粒径、浓度和多种生化性状的定量表征,粒径分辨率媲美透射电镜。纳米流式检测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像传统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那样对细菌、病毒、线粒体、外泌体、纳米药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等在单颗粒水平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定量分析。藉此,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灵敏、快速、特异、准确的生物分析新技术、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在对垃圾的处理中,垃圾渗滤液是一个逃避不开的问题。目前国内主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为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混合使用法,本文就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是对受教育者的一次强调,要求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对自己的未来具有长久意义的实际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社会上的责任担当、一定的组织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一定的深厚的人文素养、追求务实的科学态度、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健康的审美。以上所提到的素质可以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以后生物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思
以硼砂、尿素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硼砂-尿素法,在N2气氛下合成六方氮化硼(h-BN),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硼砂与尿素摩尔比对氮化硼产率、纯度及形貌的影响,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六方氮化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硼砂/尿素摩尔比1:4、焙烧温度1 300℃、保温时间4 h.该条件下氮化硼产率约为47%,纯度达98%,单片直径300500 nm,粒度约为4μm,比表面积约为13 m2/g.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粉中滑石粉的含量,分析其在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评估和合成,计算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标准溶液的配制、二次校准拟合曲线、测量重复性和样品空白为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影响不确定度相对较小的因素为样品的称量、样品定容体积。用该法测得小麦粉种滑石粉含量为0.342 g/100 g,扩展不确定度为0.005
目的:通过痔炎消熏洗与高锰酸钾熏洗治疗炎性外痔的对比研究,分析包括总有效率,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坠胀感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明确应用痔炎消熏洗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辽宁省肛肠医院门诊且诊断为炎性外痔的患者资料,筛选出符合本研究需要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选择的方式将其分为两个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
目的:观察王氏柏芩灌肠方对湿热下注型肛窦炎的临床疗效,为湿热下注型肛窦炎的治疗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王氏柏芩灌肠方灌肠;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溶液灌肠。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的肛门坠胀、肛门疼痛、肛内灼热、肛窦触痛、肛窦水肿等症状、体征评分情况,通过SPSS软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根据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