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绘本改善6-9年级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三届特殊教育华山论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宄运用绘本对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了实验与实践研究.通过对辅读学校6-9年级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存在异常,在多动、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方面问题突出,且在年龄和是否伴有其它障碍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两名被试进行A—B式的单一被试实验发现,绘本能够有效改善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通过实践,构建了运用情绪主题绘本进行情绪个别心理辅导的基本活动框架和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笔者学校开展智障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分析了培智学校开发中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并从环境分析、目标定位、模式构建、组织实施和评价机制、关系处理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情况,以提供借鉴与参考.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的必修课程,在培智学校的教育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教材选择结合特点,着眼生活;目标制定基于教学,关注个别;过程实施基于生活,多法并重;评价过程整体完整,切合实际四个方面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思考.
园艺治疗与班级管理这两者都是作用于人的活动过程,强调在过程中人的积极体验.园艺治疗从精神方面能够消除不安心理与焦躁情绪、能够增加参与人的活力、抑制冲动、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增强责任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公共道德;从身体方面刺激感官、强化运动机能……这些都是对于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迫在眉睫需要达成的目标,也是家长们的需求,将园艺治疗与班级管理两者间共通之处融合,经过近1年的实施,使笔者看到
本课题依照实验方案,结合教育训练实践,提出了构建"以智障为主多元教育对象课程体系"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分析法、分析比较法、案例调查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遵循"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同步,教育与康复同步,借鉴先进与发展创新同步,国家标准与自主校本同步"的原则,提出学前康复班、教育训练班及职教班的三级教学模式,构建了以适合多元教育对象的多元评价、多元安置、多元课程和多元学材的校本课程体系,总结出了多元教育
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宄法的撤回设计,探讨积极行为支持计划对改善中度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效果.通过功能性评估,发现个案问题行为的功能主要为获取想要和获取关注;积极行为支持计划能有效改善轻度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并习得正向行为,而且正向行为保持良好.
本研究在详细阐述中年级智障学生认知特点、数学学科特性以及游戏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这一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真实问题.通过对本校数学教师的访谈,了解了目前辅读学校智障学生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现状;依据课程纲要并分析学情,确定了适宜中年级智障学生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中年级智障学生数学游戏化教学过程的观察,对若干典型的数学游戏教学案例的个案追踪,总结了开展中年级智障学生数学游戏
佑佑(化名)因脑部疾病而导致智力残疾,至入学已有一个半学期.因其极度内向、人际交流缺乏主动性、内心比较敏感脆弱、常常不肯主动进食堂吃饭等等问题(与其他智障学生相比)而备受老师关注.佑佑是住校生,家长偶尔会来接回家住,恋家情结随着在校时间的增加而有所缓解.经过一段时间对他的观察和在班主任以及家长那里了解的情况,特制定了相应的心理辅导目标和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加自信;学会用语
要很好地完成培智教育的音乐课程目标,使智障儿童通过学习音乐来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让其身心达到良好的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康复,需要抓好唱歌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加入器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夯实律动教学,丰富学生音乐感受,以此丰富孩子们的音乐感受,促进学生身心的康复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没有校本课程便没有真正的培智教育.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类型,更是学校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应当具备活动课程"以学生需要为本"的内在特质.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强调校长的课程领导责任、全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与个别化教育结合的原则.
智障儿童感知事物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因此,课堂教学仅靠教师以语言表达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等传统方法是不够的.以戏剧方法来教学,通过面粉、棒棒糖、鼓声、绒布等真实的道具,趣味性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感官的刺激,让学生获得生活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发展各种器官协同合作、相互配合能力.通过不断的转化与练习,提高特殊儿童的游戏技巧,提升儿童的生理、语言、认知、社交、情绪表达能力,促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