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研究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来源 :第22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学研究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两者结合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几个方面总结了深化两者结合成程度的方式和方法.
其他文献
研究区域范围内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伴随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提出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考虑分设2-3个专业方向,以解决不同行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安全理念的培养、校外专业实践的强化,以及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强有力的实践基地、丰富的第二课堂等举措来保障创新模式的实现,并结合该校首届安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予以说明
多学科交叉渗透教育模式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安全工程专业引入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理念,探讨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的设定、基本素养的完善、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建立.这对安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分析阐述了该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教育基础;树立远大理想,发掘创新内在动力;掌握创新理论,拓展创新表现技法;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即:通过建立教学质量内部评价、课程与培养目标达标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与改进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实现安全工程本科学生课程与培养目标达标情况的过程监控与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保持多年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的学生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好评.
从管理学中的行为理念入手,研究了高校组织行为理念的特征,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包括克、顺、导、教、规5个基本行为理念,并用其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指导,包括激发教师再学习的意识、加强教师团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注重校本管理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探讨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通过社会对安全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得出相应的"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模式,并提出保障"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措施,即应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量化考核指标等.
安全工程专业对工程实践的依赖制约着安全工程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本文简单介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背靠行业、服务行业,突出行业特色;提出了以安全评价为平台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加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学校的密切联系,促进教师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合理确定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培养出具有煤矿安全特色"基础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素质创新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论文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了以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
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共同构筑了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对于理工科高校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机制是实现高校的三大职的重要保障.高校应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促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结合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特点,分析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结合该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实际,提出了强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实施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模式等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综合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其效果措施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