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乡土风俗之走向--基于东莞二月二风俗调查的思考

来源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东莞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具备一定的典型性,从一个农业县到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历程中,代表经济高速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外来工等问题掩盖了其本土风俗的特色.处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风俗"却仍在当地人的生活和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农历二月初二期间的风俗为例,"土地诞""门官诞""阿婆会""水龙王诞"等活动体现了当地民众信仰的传承和演变情况.未来,乡土风俗仍将作为城市文化的支撑,与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共荣.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就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清朝档案及善本古籍中涉及宫廷历史研究者举例介貂。全文除前言、结余外,共计五小节。第一小节从《满文原档》所载盛京宫殿及城门
会议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壹](常熟)收有常熟新出明代墓志233方,其中有不少关于常熟医学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常熟世医众多,其中有不少人在中央太医院供职。已知
会议
  本文拟以瓷库记载红铜、黄铜作为对象,讨论清朝政府管制黄铜的用途,表面上是为了铸造铜钱民生用途,实际却是维持社会的等级,一品官以上王公大臣及皇室家族才能使用
会议
  “南书房”是清代皇帝的文学侍从,即内廷翰林的值班办事之处。《康熙起居注》与《南书房记注》记载了康熙时期南书房的主要基本情形,有关南书房的探讨已经相当深
会议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就行旅所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碣、石刻、石室画像和摩崖题刻
会议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近46年,由于是由藩王入继大统,所以在宫廷内他刻意抬高蒋太后的地位。其间又与张太后产生了无数的恩恩怨怨。张太后在弘治、正德两朝后宫中处
会议
县治以下聚落大量出现城隍庙是明清时期城隍信仰中的重要现象,在地域上具有一定普遍性.这种情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唐宋以来城隍信仰自身发展的结果,走的是一条
会议
  目前所知,明熹宗坐像有二幅,原收藏于景神殿,改朝换代后与其它明代列祖列宗坐像一样,收入清廷内府的南熏殿。1949年后两岸故宫各收藏一幅,可谓流传有绪,也是入清之前
会议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引导下,有相当一部分彝族人从中和乡直苴村搬迁到了新建的莲池乡凹泥奔新村,数千年来传承的文化记忆也通过"人"
会议
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南湘乡的田野调查,在当代民间实践中去更深入地理解丧礼知识传统.《仪礼》、《家礼》的丧礼历史文献传统一直影响着丧礼文献的书写,日用类书、地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