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到“人”:展品、展览叙事方式到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的转变

来源 :烟台美术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观众看完展览走出美术馆,还在意犹未尽地用手机通过美术馆的微信公众号与策展人交流展览中的内容,而展览举办期间,美术馆的策展人、公共教育人员也在通过微信公众号从不同的角度将展览的内容“深化”时,美术馆公共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经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展品、展览叙事、策展理念的改变而发生的.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社会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地方本科高校势必要承担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等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等发展不充分问题.地方本科高校要发挥文化优势、创新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如何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一个地方院校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商洛学院为例,探讨了“双四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效果,以期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莆田学院响应国家新经济发展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推动新工科产业学院建设,积极探索多主体共建共管的新工科产业学院办学模式.推进与行业联盟、知名高校、知名企业进行高位嫁接;实现办学资金、教学基本条件和师资队伍等资源组合与优化配置;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毕业就业一体化、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实行以董事会为主导的管理机制,构建政校企深度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
面对当下的优势,美术馆比博物馆可能有更多的时代责任。在北京,国家博物馆说他们是祖庙,因为他们的历史文物陈列告诉大家,人们从哪里来,人们的社会怎么样形成的,中华的历史是怎么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发展过来的。而在中国美术馆,就是直面当下,直面近现代以来的优秀的文化产品。美术馆的工作是为人类积攒文化财富,保护文明遗存。
美术馆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个转型的时期—从原来文化精英型的美术馆转型到大众教育型的美术馆。对于新型的美术馆而言,培养艺术观众和推广优秀的艺术家是美术馆的两大主要任务。美术馆是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激发大众创意的开放的大教室。只有大众的审美能力普遍得以提高,在这样的肥沃的艺术土壤中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家,产生艺术成果,即艺术家和大众是树木和土壤的关系。
文章探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是如何在美术馆里面创作出来的。其创造是有条件的:第一是如何利用展览本身;第二是如何建立学术的战略性以及把更好的、更前沿的知识带给参观展览的公众。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策展机制和美术馆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涉及美术馆和城市之间的关系.40年来中国美术馆事业迅速地兴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国内的美术馆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了,而发展起来以后,它的很大一个改变,就是过去是艺术家的乐园,是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服务,到今天转换成为一个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社会民众.
景德镇美术馆以展品为媒介,使静态的艺术作品转化成动态的文化感知并传达给社会大众,不仅能促进全球各国、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交流,更是人类文明史的记录册,对教育思想和科学实践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好景德镇美术馆,不仅是每个工作人员的热切期盼,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人们要以自身的行动谱写景德镇美术馆的艺术史诗,并在以后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的高度,令中国的非国有美术馆也参与进了目前这波席卷全球的非国有美术馆潮中。非国有美术馆如果能通过在战术上提升展品、盘活经营的多样性,在战略上提高展览的学术性、塑造品牌的辨识度等多种形式保持其长青的状态,那么就能作为保存和维系文化多样性的一环,并作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为人类文明传递火种。
文章论述的主题是“典藏研究·美术馆与城市美术史”.在近代早期发展进程中,博物馆做的许多推动社会进步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工作,使其成为现代化进程和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推手.其实作为公共空间的博物馆,本身就是进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用学者的话说,是培育新思想的苗圃.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类型,在城市发展史上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