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加味验案举隅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g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应用乌头汤治疗的一病例进行了分析,该男性患者既往史:高血压病,颈椎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并指出乌头汤是治疗寒湿痹痛的有效方剂,其散寒止痛的关键在乌头。前贤云:乌头有毒,“以蜜润燥兼制乌头之毒”。现代药理研究:乌头碱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使痛觉丧失。乌头的毒性常使很多医者望而生畏,或不用,或用而量不足,不能发挥其作用。通过仝师临床反复验证,用“乌头汤”不用白蜜,只先煎久煎乌头60min以上,以破坏其毒性。以入口无麻味为度,然后入他药常规煎熬,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颅脑外伤伴发癫痫(PTE)的作用机制.方法:118例PT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予常规抗癫痫对症治疗;治疗组59例,在此基础上,另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复查脑电图(EEG),同时监测治疗前后及癫痫发作时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含量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5%,对照
本文研究指出,附子使用指征之重点可概括为3个字:舌,脉,神。一是舌暗淡质润,口淡不渴,渴喜热饮,正如《伤寒论》附子汤条所谓“口中和”。二是脉象当为沉微细弱无力,即“脉微细”;若寒邪盛者,脉当沉紧,正所谓“脉硬”。三是精神不振,甚则精神萎靡,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正所谓“但欲寐”。要安全有效的用好附子,要提高其安全和发挥其治疗效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子的毒性,合理地利用附子的偏性,
众所周知,“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在经方中,药物组成相同,但各个药物用量不同,治疗的疾病就不一样的方子屡见不鲜。本文指出在单味药中,用量不一样,功效就不一样,甚至作用相反。并指出在现代临床实际中,有很多医生认为现在的药材质量不好了,用量大一点无关紧要。在用药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时候,不可盲目成倍的加大剂量,而应该重新辨证审因,确定辨证无误后才可小剂量的调整用量。
葛根芩连汤在《方剂学》中归入表里双解剂,认为其功效是清泄里热,解肌散寒。主治为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然综观葛根芩连汤全方组成,考历代医家对该方认识,本文对表里双解剂之说有待进一步考虑。研究表明,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方的创立多宗《本经》之旨,因此对葛根芬连汤的考证应溯本求源,寻求仲景组方用药之依据,这样才能明仲圣之意,全面而灵活的应用达到“思过半矣”的境界。
《伤寒论》被认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陈述完备的临床医学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其所载的方剂也被后世称为“经方”。《伤寒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药少力专、配伍严谨,往往多以峻剂取效、中病即止,故有效如抨鼓、覆杯而愈的美誉。下文通过分析《伤寒论》中方剂用药的一些法度来抛砖引玉,探讨中药用量与取效的关系,进而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些思路。研究表明,中药量效关
本文通过120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一个疗程后,静安口服液治疗组有效率为97%,西药对照组(泰必利组)有效率为62%(P<0.01),说明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主症、次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O1);治疗4周时,两组的起效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20%(P<0.01),说明治疗
薯蓣丸,乃仲景治虚劳妙方,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本文介绍了用薯预丸治疗虚劳验案两例病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薯蓣丸在《金匿》方药中,药味繁杂,临证应用报道文献不多。然本文以为,该方扶正祛邪兼用,但凡临证出现虚损病象,同时又有实邪在内,本方应用尤为合适,当然也要注意根据临证表现而有加减。
我们自2008年O1月-2011年06月应本院外科会诊术后多汗患者56例,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术后患者大多数有卫表不固、营卫不和的病机,以具有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合调和营卫功能的桂枝汤为主灵活变通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多数在服药2~3d内出汗即明显减少,痊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50%.通过辩证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为主方治疗术后多汗症,疗效明确。方中黄茂甘、微温,归脾、肺经,能
彭景星从医60余载,搏极医源,精勤不倦,学术造诣精深,崇尚王孟英“运枢机、通经络”及治痰调肝之学术观点,擅长中医内科,对疑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曾有多篇验案披露于《中医杂志》。本文介绍了彭景星应用中药治疗膀胧颈部梗阻、残胃吻合口溃疡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更加深入的探讨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采用《伤寒论》柴胡桂枝汤治慢性胆囊炎有显著效果。由于慢性胆囊炎多久病不愈,卫阳衰弱,每遇外感即犯;及胆病日久,木郁侮土,肝脾不知,多并发胆胃同病,表里同病,表里皆急的证候。此方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甘温扶阳,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是一个胆胃同治,表里同治的有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