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VP)、单增李斯特菌(LM)和大肠杆菌(EC)3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被膜形成特性。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VP、LM、EC生物被膜(BF)动态形成过程BF量(OD600nm)的变化(2,4,6,8,12,24,36,48,60 h);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成熟期BF三维结构;采用Image Structure Analyzer(ISA)软件分析比较3种食源性致病菌BF 的结构参数差异。结果: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显示VP与LM在48h时被膜量达到最大,EC在24h时被膜量达到最大。
其他文献
  肉桂精油是从肉桂干燥枝、叶中提取到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肉桂醛,是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主要物质,果蔬经过机械切割后,组织结构被破坏,汁液外流,较大表面积暴露及丰富的营养
会议
  单宁,又称鞣质,是广泛分布在植物界中的一类复杂的高分子多元酚类物质。单宁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植物中,具有保护植物免受捕食、调节植物生长代谢与杀虫抑菌的作用。
会议
  检测洁净环境分离的空气中可培养沉降菌的多样性;研究其生物抗性并分析其属间关系.通过国标(GB/T16294-2010)洁净环境沉降菌的检测方法,共收集、培养并保存了74 株菌,K-B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产品中,严重可危害人类健康。本文研究含硫香料异硫氰酸苄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
会议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鱼类过敏原小清蛋白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小清蛋白经Tris 溶液提取,加热处理去除杂蛋白,胰蛋白酶酶解,以合成特征肽
会议
  2016年自阜新某养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多重耐药菌,命名为F160070.16S rRNA 扩增测序和标识基因khe 的PCR 扩增表明,F160070 为肺炎克雷伯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F1600
  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海产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食用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后的食品可引起呕吐、腹泻等肠炎症状。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在人体胃肠道中存活适
发酵食品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生物胺(BAs),生物胺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为了降低生物胺的含量,本文筛选出了具有高效生物胺降解能力的菌株。从天然发酵酱油醪样品中分离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外就餐的频率越来越高。而饭店烹饪的菜肴普遍都多油,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通过了解消费者在外用餐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进行
  高蛋白原料在加热或碱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赖丙氨酸.本文以米渣蛋白为原料,研究碱提条件对赖丙氨酸(LAL)形成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