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夹板在脑瘫家庭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本文将3年来对小夹板在家庭训练中的应用及作用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其他文献
小儿脑瘫是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决不是单一的疾病,除主要表现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觉和听觉的异常。本文介绍了医教结合的理论基础,浅谈了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有机结合的方法,指出医教结合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一针灵针法,主要用于人体浅层肌肉、筋膜,因劳损、风湿、外伤所致的组织粘连而引起的痛点。其针法简便效验,从进针至出针仅需3-5秒,具有创伤小、不出血、不感染的特点。
试验目的:评价脑脉泰胶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方法:本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试验,陕西省中医医院共入组48例,其中脑脉泰组36例,完成34例,脱落1例,剔除1例;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组入组12例,完成12例。疗效分析:①智能疗效(MMSE疗效),②行为能力疗效,③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扣除中心间效应后均无统计意义(P>0.05)。经非劣性检验,脑脉泰胶囊非劣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以痉挛性脑瘫最为常见,主要累及下肢,引起行走功能障碍,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完全达到治愈脑瘫,而只能通过各种医疗手段来改善功能,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SPR手术能够解除肌肉痉挛,疗效确切且不影响肌力,术后痉挛不易复发,运动功能恢复好。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后遗症52例的过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及原理。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近端拮抗肌群取穴组及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两组患儿均配合功能训练及经络导推。观察治疗前后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近端拈抗肌群取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近端拮抗肌群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确切改善患儿肢体痉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刺取穴组。
目的:观察小针刀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不同程度的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患者应用小针刀行旋前肌止点剥离术,术后配合推拿、作业训练综合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优27例,良1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4%。结论:运用小针刀行旋前肌止点剥离术降低旋前肌力,矫正前臂的旋前畸形,恢复肌力平衡,配合推拿、作业训练,防止畸形复发,综合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取得满意
偏瘫是指半侧肢体的障碍,主要运动障碍是在同侧上、下肢及躯干。偏瘫型脑瘫主要以痉挛型为多见。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左病右治法针线并用治疗偏瘫,在激发人体潜能,持续冲击病灶,取得的较好疗效,并将临床观察结果进行了总结。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变迁,世界各地报道肺炎支原体(MP)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由于其感染的特殊性,并因此引发的机体一系列炎症反应及其与机体某些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而导致多个系统损害,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按常规宣肺止咳化痰,加用凉血活血通络化饮理气等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显著疗效。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脑瘫儿童进行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及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12例脑瘫儿童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两次评估,用t检查进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结果:经过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有康复疗效。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本文采用走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并对其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