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美味猕猴桃四个新品种的营养及生殖生长需冷量的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3届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and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都需要一定的需冷量来进行休眠,以及一定的需热量来保证生长.本研究利用两个中华猕猴桃雌株‘金阳’和‘金农’和两个美味猕猴桃雌株‘AU Fitzgerald’和‘海沃德’,以及两个美味猕猴桃雄株‘AU Authur’和‘马图阿’来分析比较需冷量和需热量对萌芽和花发育的影响.在2005~2006年间,采集一年生枝茎段,自基部的第6~20个芽区段进行取样,并保存在4℃条件下.枝条在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出,放在25℃的温室中进行促花.发芽率最高的时期:‘金阳’处理700 h后,‘金农’和‘AU Fitzgerald’处理800h,‘海沃德’、‘马图阿’、‘AU Authur’需要900h.‘金农’芽萌发前的需热量为9500 h,而‘金阳’需要15000 h,而其他品种的这种相关作用就很小了.‘金阳’需热量大,减少了晚春冻害的风险.田间栽植成年植株,两个雄性品种的开花时期可以覆盖除了‘金农’之外所有品种的花期.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斑喙丽金龟在成都地区猕猴桃园的发生规律及对不同品种的为害做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斑(喙)丽金龟主要为害幼年猕猴桃植株,且对品种有选择性,严重时可将整株猕猴桃叶片吃光.成虫有群集为害特性,阴雨大风天气对成虫的出土数量和飞翔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此虫在成都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越冬,若遇到冬季低温,第二年幼虫延迟化蛹,进而影响生活周期.通常4月中旬至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5
通过对庐山植物园猕猴桃属植物的虫害调查发现,对该类植物造成虫害的昆虫主要有6大类,分别是蝗虫类、金龟子类、蝽蟓类、叶蝉类、蝶蛾类幼虫、卷叶蛾与钻柱虫类,分属于23科约50余种.根据它们的繁殖发育规律及对该类植物造成虫害的特点,我们分别在猕猴桃属植物花蕾膨大期和坐果初期进行药物防治,结果表明在花期前后合理施药可有效控制虫害大面积发生.
在日本福冈县的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叶片下表面发现叶斑,果实上有凹陷斑.通过观察,致病的真菌为猕猴桃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ctinidiae Deighton).我们认为给它取名猕猴桃黑斑病(日语‘susuhan-byo’),作为一个新病害,完全符合Koch的假设条件.
通过对意大利拉廷纳(Latina)省种植的黄肉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及‘Hort16A’,于2008年观察了叶柄上形成有尖角的、叶面坏死、叶柄纵向开裂以及枝条的伤流和萎蔫情况.此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症状与那些在美味猕猴桃上致病的病菌很相似.典型伤害的病菌可通过生物化学、致病性和寄主来分离,并利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
‘华特’猕猴桃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82.00 ~94.37 g,是野生种的2~4倍,最大132.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可滴定酸1.24%,VC 6.28 mg/g.毛花猕猴桃中VC含量极高,为了较为细致地揭示毛花猕猴桃‘华特’VC形成的规律,我们以‘华特’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661b
本试验用60Co-(γ)射线处理‘和平红阳’和‘和平1号’两个猕猴桃品种幼芽,然后在猕猴桃成株上进行高位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在引起猕猴桃幼芽生理损伤的同时,有利于诱导一些性状变异.主要生理损伤表现有矮化、花芽和叶芽的分化减弱、畸形、叶绿素缺失、易枯萎脱落等.其他性状变异表现有生长速度加快,叶片面积变大,茎部变粗硬等.在本试验的辐射剂量范围内,辐射处理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性状变
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一种落叶攀缘藤本植物,在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具有极佳的开发前景.本试验以野生软枣猕猴桃的茎尖、茎段、叶柄、叶片等组织和器官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以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提高移栽成活率,为建立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体系,实现野生猕猴桃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茎尖是野生软枣猕猴桃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为2~3月份,最佳初代培养基为
为建立猕猴桃高效离体再生体系,试验以猕猴桃离体茎尖和茎段作外植体,在初代培养诱导试管苗成功的基础上,分别以MS和1/2 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猕猴桃叶片和叶柄芽诱导的影响和对猕猴桃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MS +1.0 mg/L6-BA +0.1 mg/L NAA的培养基中培养,初代苗诱导成功、生长良好;在MS +2.0 mg/L 6-BA +0.1mg/L N
在功能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从果实和营养器官提取非淀粉多糖近来引起了较多关注,猕猴桃生产在新西兰是主要水果种植开发项目之一.本文探索提取技术改进潜力,以期寻找到从猕猴桃材料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途径,并试图利用该产品作为一种有用的食品添加辅料.使用不同的提取技术(酸、热水和酶)和条件(时间、温度和浓度)从新西兰黄肉猕猴桃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初级提取物,对水溶性多糖转化(WSP)比例、化学成分,以及多糖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低温条件下,猕猴桃贮藏和后熟过程中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系列变化.‘海沃德’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vat.deliciosa cv.Hayward)贮藏在0℃条件下12个星期,然后取出放在20℃的货架环境下6天,果实在0℃条件下成熟和变软比较慢,在贮藏期结束或者货架期间没有检测到乙烯生成.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