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P治疗经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损伤中期随访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经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78岁,平均41.7岁.2例高坠伤,3例交通伤,1例滑倒伤;其中一例为GustiloⅢ开放骨折.
其他文献
目的:先天性寰椎管狭窄的发病率较低,既往常规采用枕颈融合术,但枕颈融合术会导致部分颈椎活动度丢失.近年来,有生物力学文献显示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可以获得满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我们这篇文章探讨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及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5年12月治疗先天性寰椎管狭窄病人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2~55岁,平均38.4岁.所有病例均行寰枢椎椎
目的 探讨祖国医学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本研究搜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应用Ilizarov技术配合祖国医学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患者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2岁.左下肢10例,右下肢8例.截骨长度3~12cm,平均7.3cm.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使用电针、中药熏洗治疗,使用
目的 总结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行膝关节病灶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15例膝关节弥漫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术后病理学确诊膝关节弥漫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2岁一51岁,平均33岁,手术方式采用一期前后双入路行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疗效评定:疾
背景:股骨前倾角定义为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后髁连线之间的夹角.重建正常的股骨前倾角,无论对于股骨骨折的复位,还是股骨截骨矫形都是至关重要的.以往,我们使用的股骨前倾角正常值是12-15度,该正常值来自对离体股骨解剖学测量.目前,测量方法往往基于股骨CT片.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Reikeras法和Murphy法.Reikeras法中,股骨颈轴线定义为股骨头中点与股骨颈中点的连线;Murphy法中,股骨颈轴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中山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30例,选取的两组在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65人。其中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模式,在常规性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增加开展预见性护理模式,并通过调查问卷和
目的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症,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在该院骨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35例患者,因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障碍,并且缺血严重者可形成血性肌挛缩、畸形、神经麻痹,发生缺血水肿等恶性循环,直至坏死,为了避免肢体畸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骨科病房实习护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轮转至骨科的实习护生108名按照轮转至骨科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以一对一实习带教,带教老师以技能流程讲授,集中式操作演示,操作流程练习现场指导为主,考核强调操作流程掌握,不考虑临床实际环境及突发状况,实验组教学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拟临床场
目的:近年来,诸多学者不断的对上胸椎入路探索、研究,现已有多种前方入路方法。上胸椎多数指(T1~T4)范围,该处解剖关系复杂,正处颈前凸与胸后凸交界处,位置较深,手术风险及难度均高于脊柱其它阶段。良好的显露直接影响术中操作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上胸椎病变前路入路方法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复杂脊柱畸形后路截骨策略(截骨部位、方式的合理选择)、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对策,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僵硬脊柱畸形34例,平均年龄28.6岁,伴有冠状面和/或矢状面失代偿21例,11例并发神经功能损害;致畸原因:特发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畸形,神经纤维瘤病并脊柱畸形,马凡氏综合征伴脊柱侧凸,退变性脊柱畸形.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自我形象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0例截肢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评估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效率值,并进行比较,对截肢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