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酸信号在斜带石斑鱼雌性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带石斑鱼是典型的雌雄同体雌性先熟鱼类,首次性分化均为雌性.斜带石斑鱼首先分化为雌性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在哺乳类,视黄酸(retinoic acid,RA)是启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关键信号,减数分裂在性分化的早期启动是性别向雌性发育的标志事件.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分析石斑鱼不同性腺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发现: RA合成酶编码基因aldh1 a2和aldh1 a3的表达量在原始生殖细胞增殖期(50d-11od)显著上升,并在卵原细胞启动减数分裂时期(180d-240d)高表达,随着卵母细胞进入生长期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成熟的卵巢中检测不到表达.而RA分解酶编码基因(cyp26a1,cyp26b1和cyp26c1)在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都处于低表达状态,而在性分化结束后表达上升.这些数据表明,在斜带石斑鱼性腺发生早期合成了大量的RA.为了进一步研究视RA信号在性分化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A合成酶的抑制剂4-二乙氨基苯甲醛(DEAB)进行投喂实验.结果 表明:在180天,DEAB投喂组的生殖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210天,DEAB投喂组没有生殖细胞;而DEAB+RA拯救组的生殖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这些结果表明:石斑鱼性腺发育早期RA信号较强,能够刺激石斑鱼早期PGC的增殖以及减数分裂的启动,进而促使性腺朝雌性发育.
其他文献
为了维系自身的繁衍,物种在适应生存环境过程中产生了各自独特的繁殖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的生殖能力。其中,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的鱼类有着复杂而多样的繁殖策略,研究其不同的发生机制于生命现象的理解和渔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一些雌雄同体的鱼类中,若占支配地位的雄性个体消失,群体中地位较高的雌性就会发生性反转,变成雄性,我们观察到斜带石斑鱼可能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研究以4龄斜带石斑鱼成鱼为实验对象,
会议
超声检测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无损伤检测技术。国内外已将超声检测技术引用至水产养殖领域,主要用于无损性别鉴定和体内器官识别,且已在欧洲大比目鱼,中华鲟,西伯利亚鲟等鱼类中得到有效应用。石斑鱼是雌雄同体,先雌后雄鱼类。实际操作中,为了确定石斑鱼的性别,常采用组织学切片法和激素检测法。两种方法对石斑鱼皆有较大损伤,不利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因而亟需建立无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四龄到
会议
汉语国际教育是中国当代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转型升级,如何帮助外国学生理解中国,尤其是当今的中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使命。李春雨著《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从汉语国际教育视角出发,讨论了面向外国学生的中国当代文化阐释与传播问题,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与实证调研,研究了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传播中国当代文化的现状、问题与困境,对审视和促进中国当
期刊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叠词,在文学作品中,叠词被广泛地使用。本文以《我是猫》(夏目漱石1906)以及于雷、罗明辉翻译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日语叠词的汉译进行探究,将不同译者的译本和原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对文学作品中日语叠词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赤点石斑鱼为雌雄同体、雌性先熟种类,从发生性别分化开始时表现为雌性性别,当雌鱼发育到一定年龄及大小时,才发生性逆转。但在养殖条件环境下,有一定比例的原发性雄鱼出现。本研究以人工养殖条件下赤点石斑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一龄和二龄赤点石斑鱼激素的变化。我们通过常规组织学方法研究赤点石斑鱼性腺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一龄赤点石斑鱼性腺部分为Ⅱ期性腺、兼性性腺和雄性性腺;二龄赤点石斑鱼性腺发育时期
会议
硬骨鱼中近几年新发现的IGFs家族的配体IGF3的性腺特异性表达已经初步表明这种新型的IGF在促进鱼类卵巢成熟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中以斜带石斑鱼为对象,初步探索IGF3在促进斜带石斑鱼卵巢成熟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在对斜带石斑鱼基因表达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离体孵育卵母细胞:在显微镜下分离斜带石斑鱼卵母细胞各时相:(PG:初生长期;PV:卵黄发生前期;EV:卵黄发生早期;MV:卵黄发生中期;FG:完
会议
澳大利亚文化以西方文化为根基,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吸纳借鉴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以多元化为特色的国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其文学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格兰·菲利普斯文学作品为例,探究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方法。
学位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石斑鱼为典型的雌雄同体鱼类,其生殖调控主要受生殖内分泌因子和环境因素的调控.现已发现,在鱼类存在两种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它们通过与其受体:FSHR和LHR结合发挥作用.本研究在对斜带石斑鱼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的LH受体,将其命名为LHR2,另一LH受体命名为LHR1.我们通过
会议
针对病害频发这一我国渔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以斜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miRNA介导干扰素γ(IFNγ)在病原识别和递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IFNγ是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和调节免疫系统的Ⅱ型干扰素.相比于哺乳动物中只发现的一种IFNγ,斜带石斑鱼中存在两种IFNγ (IFNγ1和IFNγ2).先前的离体实验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的IFNγ1和IFNγ2重组蛋白不仅可上调病原识别通路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