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85例报告

来源 :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十二指肠镜放置内支架引流术(ERBD)是公认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它能在病人存活期间有效地缓解黄疸、全面改善症状合营养状况。对需姑息性治疗的病人,内镜方法比手术及PTCD等方法更可取,而对于手术病人,术前减黄更有利于患者。本研究自1995年9月至2008年8月,共为285例恶性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成功276例。现对临床资料、结果等进行总结,指出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疽病人,在进行ERCP时就放置内支架,有以下优点:减少ERCP的并发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代替引流手术。
其他文献
唐志鹏教授投身中医临床二十余年,特别擅长脾胃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唐志鹏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早期黏膜层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安全、完整和根治性切除,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对这类病变的处理方式。常规内镜检查难以区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使部分病变得不到正确的内镜治疗。随着电子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染色内镜的普及,染色联合放大内镜观察腺开口结构(pit)是鉴别大肠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指标。病变表面形态由pit和pit之间微血管结构(CP)组成,染色放大
目的:研究温胃舒、养胃舒对产毒幽门螺杆菌(Hp)浓缩培养上清液(CCS)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 生理盐水组(Ⅰ组)、单纯损伤组(Ⅱ组)、硫糖铝保护组(Ⅲ组)、温胃舒保护组(Ⅳ)、养胃舒保护组(Ⅴ)。分别用分别用生理盐水(Ⅰ、Ⅱ)硫糖铝(Ⅲ组)和温胃舒(Ⅳ)及养胃舒(Ⅴ)提前给小鼠灌胃,然后用生理盐水(Ⅰ)及产毒Hp菌CCS灌胃(Ⅱ、Ⅲ、Ⅳ、
本文对周福生教授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周教授认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虚血瘀夹杂湿毒。病位在肝,与脾胃密切相关。同时在肝纤维化的不同阶段,病机重点也有所侧重。提出从肝脾胃三位一体的辨证论治,补气、活血、祛湿。补气即健脾补气,活血即柔肝活血,祛湿即和胃祛湿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重要体征之一。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门脉高压、内脏血管舒张、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肽-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功能不良等。约5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在10年内出现腹水,腹水是慢性肝病自然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不良,腹水患者的2年生存约为50%。肝硬化腹水宜及早中西医结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非糖尿病肝病和正常对照肝功、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C2肽、瘦素等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病例进行肝功、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C2肽、瘦素等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肝原性糖尿病组的γ-谷氨酰转移酶 GG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平均值高于非糖尿病肝病组;肝原性糖尿病组与其他2组比较,肝源性糖尿病患者FPI水平明显增高,ISI降低,C2
目的:通过阻断肝星状细胞内TGF-β1信号通路间可能存在的“串话”,观察中药丹参的水溶性组分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作用环节及其抗肝纤维化效应。方法:首先利用RNAi技术抑制Smad信号通路的中枢蛋白Smad4表达,从而抑制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内Smad信号通路对p38和ERK信号通路间可能的“串话”。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阻断剂抑制p38和ERK中的1条信号通路,用TGF-β1刺激细胞并加入丹参酚酸
本文介绍了生存质量的研究发展史,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不仅有利于医务工作者从病人的角度来评价医疗的有效性,另外能明确各指标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影响程度,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普遍性健康监测方法,将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疗效的判断体系,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促进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收缩时Rho激酶介导的非Ca2+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给予Ang 10μmol/L 处理,免疫印迹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和磷酸化MLC表达水平。观察Ang Ⅱ 1型受体(AT-1受体)阻断剂伊贝沙坦 、蛋白激酶C(C,PKC)特
慢性乙肝病因病机复杂,多数专家认为与正气虚弱,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致肝气郁滞,瘀血阻络有关,病位虽在肝,但病变涉及心、肺、脾胃及肾。因此,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上,笔者认为应以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而不拘于治肝,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综合调理。本文探讨了从心、肺、脾胃和肾论治慢性乙肝的诊疗思路,临床可结合具体病因病机,在辨证基础上考虑五脏相关论治,灵活选用宣降肺气、清心泻火、活血通脉、健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