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管冲剂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管冲剂治疗输卵管不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通管冲剂和输卵管通液结合的方法治疗输卵管不孕60例.同时,随机选取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仅作输卵管通液治疗作为对照组。
  结果:通管冲剂和通液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不孕组临床妊娠28例.临床妊娠率46.7%.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妊娠4例;妊娠率仅为6.7%,总有效率为49.3%.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管冲剂结合通液方法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妊娠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于已经行气管切开的气管异物的患者,应用自气管切开处置入硬性气管镜行气管异物取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遇4例特殊的气管异物。1例为误吸哨芯导致重度呼吸困难,外院紧急气管切开术后送来我院的患者;1例为误吸碳素笔头导致一侧肺部感染的患者,常规经口硬性气管镜检查,镜管接近异物后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且考虑异物取出困难较大,术中给予常规气管切开,然后自气管
目的:总结39例复发性颈侧瘘管及囊肿病例的治疗方式,为提高颈侧瘘管及囊肿的治愈率提供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自1993年初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39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的颈侧瘘管及囊肿病例的诊治过程。其中第一鳃裂来源12例,第二鳃裂来源6例,第三鳃裂来源21例。  结果:复发病例在其整个诊治过程中经历痰管或囊肿切除手术2~5次。我院最后一次术后随访0.5~17年,6例失访,6例复发(第
目的:研究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优缺点。  方法:211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例,包括声带息肉、小结、囊肿及白斑等,根据个人机体条件结合病人意愿选择手术方法,116例在局麻下行电子喉镜手术摘除病变,95例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手术,分别于术后3天、1月、3月复查电子喉镜,观察随访治疗效果,并作疗效对照。  结果:电子喉镜组术后声带创面修复良好,嗓音恢复满意,随访3月未发现并发症,2例声带小结复发,
本文结合1例扁桃体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病例,介绍了其临床症状、确诊手段、手术方法、术后护理、治疗效果,为以后同类病症提供借鉴。
目的:评价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进行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22例,对其中3例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痛者,同时行三叉神经根血管减压术。  结果:所有22例患者术后舌咽神经痛立即消失,3例伴有三叉神经痛者术后疼痛也消失,追踪观察3个月~6年,无疼痛复发。  结论: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晚期复发肿瘤的救治性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1986至2006年间,共收治术后晚期复发的喉癌患者108例,男性98例,女性10。均为部分喉和全喉切除术及颈清扫术后复发,其中喉部复发77例,颈部复发31例。病变范围包括颈部全层组织侵犯、下颈部及上纵隔侵犯、颈食管及下咽环周侵犯等。在对患者及肿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采取多种外科技术进行救治性手术,救治性手术的方式包括喉全切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激光手术在早期喉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保留喉功能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其在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方面的总体优势要好于放射治疗。但由于手术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这一技术尚未在我国所有医院得到普遍开展。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激光手术手术适用于T1-T2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目前认为,影响声门型喉癌侵犯前联合激光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喉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C0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胜病变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自2004年2月23日至2010年12月30日,应用C0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l性病变578例,578例喉部良性病变患者中,男410例,女168例,年龄3-84岁,平均45. 5岁。大部患者均因声音嘶哑而就诊,声带麻痹及喉狭窄患者以呼吸困难及术后不能拔管就诊。2病程2个月到5年。所用激光器为美国:LU MEN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处置模式对头颈肿瘤伴颈动脉受累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等医院1990年8月至2009年8月间重庆地区头颈肿瘤伴颈动脉受累的127例患者。依据不同临床处置模式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放疗加化疗组、手术组和未治组,所有患者均密切随访1-10年。  结果:手术组、放疗加化疗组的生存时间分别长于单纯化疗组、单纯放疗组和未治组,但统计分析显示组间无
目的:探讨软腭及硬腭裂开径路术式在鼻咽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方式及其效果。  方法:筛选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鼻咽肿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传统手术径路(软腭舌形瓣----硬腭缘部分切除),B组:软腭及硬腭全层裂开径路。分析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拆线)时间;1年复发率;术野暴露术中操作及评分;术后进食、呼吸、咀嚼功能和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