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幸福感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青少年。揭示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少年期,虽然个体对行为自主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父母仍然是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和支持来源。研究表明,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均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然而,对于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而言,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可能会使个体具有更多地行为自主决策的机会,使得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本研究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亲子亲合与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家庭适应和亲合评价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包括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对405名农村青少年(留守青少年177人,非留守青少年228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均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与留守青少年相比,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非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这表明,对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行为自主决策和亲子亲合是独立起作用的;对于非留守青少年,二者在具有独立作用的同时,母子亲合还能够显著调节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