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ERMINANTS OF ROOST DYNAMICS AND ABANDONMENT OF UK BAT SPECIES

来源 :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虾类是东海区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由于捕捞过度该资源已经处于衰退的状态。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海区虾拖网渔业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东海区主要经济虾类的种类、分布和产量变化进行了简述。
本文利用20111年3月4日至4月20日在南奥克尼群岛西北部水域开展的南极磷虾拖网作业过程中收集的产量、拖曳深度、气温、气压及卫星遥感数据对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影响做分析.结果表明: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60°30′ S以北,47°W-46°W范围内,平均CPUE为335.13kg/min.在该区域的主要特征为海表面温度SST、气温及气压都高于均值,拖曳深度(分布水层)较深.用散点图和SPSS软件做出每
利用1982~2008年日本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数据,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进行分析,并使用广义加性模型,假设三种方案分析经度、纬度、年度、月份、表温与渔获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繁殖期间,0~10°S,5~15°W和0~10°N,30~40°W海域渔获率平均值分别为9.92和7.8尾/千钩,高于其他海域;方案三的解释率为46.2%,经度、纬度、年份、月份、表温与渔获率显著相关;基于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耳石中心为黑色,呈水滴形;从核心到侧区边缘,轮纹宽度由窄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它通常被用来鉴定种类、估算资源量等。本文根据2007年2~5月及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29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通过耳石微结构获得其不同产卵群,然后对不同产卵群的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结合其日齡数据,对不同产卵群间角质颚生长特性进行比较。主成分分析表明,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
根据2010年11月26日~2011年5月26日在中西太平洋海域的金枪鱼围网生产调查结果,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渔获物是鲣鱼(Katsuwonus pelam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两种,兼捕渔获物有疣鳞、纺锤鰤、镰状真鲨等28种,纺锤鰤出现频率最高为86.8%;渔获物重量组成中鲣鱼占72.59%,黄鳍金枪鱼占26.03%,其
根据2010年5-10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GIS(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太平洋公海各月作业渔场变化较大,主要作业区域集中在36°N-47°N、145°E-1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时间推移在纬度上有先向北后向南的
通过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利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所取得的32个站点的大眼金枪鱼渔获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水层(80~240m,每40m为一层)中各环境因子与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建立"栖息地综合指数(integrated habitat index,IHI)模型"用来预测其空间分布,并利用另外
水平鱼探仪在金枪鱼围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用来发现和监测鱼群。然而目前的水平鱼探仪没有预测鱼群速度和评估鱼群数量的功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水平鱼探仪影像的金枪鱼跟踪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鱼群跟踪软件。通过声学图像处理提取目标鱼群坐标,使用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跟踪鱼群运动状态,借此实现金枪鱼游泳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实时预测和显示。由运动状态得出金枪鱼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