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海水淡化与供热技术

来源 :2007年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产业化推广的一体化全功率自然循环壳式核供热堆技术,可以用于区域供热和制冷、海水(苦咸水)淡化、以及水、热、冷、电联供等。具有安全可靠、综合利用程度高、经济竞争力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海水淡化与集中供热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技术的商业目标和新进展。
其他文献
本文对1+1/2对转涡轮高压导叶设计了冷却方案,在高压导叶前缘滞止线、压力面和吸力面侧各开设了一排冷却孔并且对该冷却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描述了高压导叶前缘绝热冷却效率的分布,以及前缘冷气射流的流动特征。分析了冷气喷射对型面马赫数,型面压力和温度场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吹风比下,压力面和吸力面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变化,最后给出了肾型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本文采用预处理的时间推进方法,求解可压形式的Euler/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全马赫数范围内的无粘、粘性流动.为了进一步加速收敛,并使用了多重网格技术。计算表明预处理能够保持可压缩求解方法在高速时的收敛特征,对于低速流动计算可以加速收敛同时提高精度。
本文针对自行设计的1+1对转涡轮中热痕形状、热痕/叶排和叶排/叶排时序位置对涡轮热环境的非定常作用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热痕的温度分布形式和热痕/叶排/叶排的时序位置对低压涡轮导叶的叶表温度分布影响较大,热痕/高压导叶时序位置的影响体现为沿叶排叶表时均温度分布呈现高低交替变化,高压导叶处于热痕气流区域内和不在区域内时呈现出相反的规律性,优化叶片参数和时序位置将是改善涡轮热环境的有效手段.
本文为优化大型原油储罐的储运操作,对国产化原油储罐进油口的冲蚀失效进行机理分析与流动仿真,分析不同储运工况下进油口底板处的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罐底板壁面剪切应力、压应力、相分率等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冲蚀失效影响,确定剪切应力为冲蚀失效的关键影响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储运风险,为国产化、大型化原油储罐的储运优化提供理论论据。
本文论述了进气道布局的一维优化设计方法,从总体上把握进气道的设计构型,并对可移动中心锥进气道的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选取.以确定的关键几何参数为基础,遵循相关准则进行了设计马赫数3.5的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设计.并对超声速段与考虑吸气布局的进气道整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性能。实现了具有较好气动性能的变几何进气道的初步设计.
本文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的第一级透平静叶前缘气膜冷却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的静叶模型包括一个静叶通道,分布在静叶前缘六排共计131个气膜孔,以及与气膜孔相连接的前缘冷气内腔.计算采用CFX5商业程序,主要研究了叶片前缘,尤其是滞止线附近的气膜冷却效果、传热及冷气喷射对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原始设计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针对静叶前缘气膜冷却结构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重新调整了静叶前缘某几排气
本文描述了将试验设计方法、响应面近似建模方法及优化算法与排汽系统参数化造型程序及CFD求解软件相结合应用于汽轮机排汽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的思路。提出了排汽系统参数化的方法,扩压器内外环二维型线采用二次曲线,各由三个参数控制;介绍了并比较了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建模方法及其适用性。
EPR是法国法玛通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采纳了最新投入运行的N4和Konvoi反应堆所应用的新技术。EPR作为迄今为止设计和技术最为先进的新一代压水堆之一,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三代核电站自主化和国产化示范工程.本文通过与AREVA-NP公司技术交流和相关的技术资料,浅析了EPR堆型核岛设计、厂房布置和安装的主要特点以及AREVA采用的IMS系统结构,希望与同行一起共同探讨
本文简述了三代核电依托项目的主要目标及所选方案AP1000的主要技术特点。提出对如何AP1000设计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看法和建议,也提出对自主创新的观点。
本文对EPR在法国和欧洲的进展进行了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到2002年底,AREVA NP与法、德两国的几大主要的电力公司共同开展了EPR概念设计与基本设计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欧洲各国的安全当局紧密合作,制定出了一套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