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拆解区鸟类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的响应:基于物种及功能团水平的多层次分析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电子废弃物不当拆解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鸟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而POPs对鸟类的影响多集中在个别物种的毒理学分析,且POPs在鸟体内的富集具栖息地、食性、年龄差异等特点,区域范围不同鸟种对POPs的响应模式缺乏研究.本研究以珠三角某电子垃圾二次拆解污染源暴露区、毗邻区、以及位于北江上游对照区的鸟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鸟种在种群、功能团和群落结构三个层次对POPs的响应特征.结果如下:(1)随着污染源暴露浓度的增加,鸟类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暴露区<毗邻区<对照区);(2)对照区鸟类的栖息地及食性功能团结构异质化程度高,分布均匀,而食虫鸟(p=0.042)和食谷鸟(p=0.034)在污染区显著减少;(3)暴露区与毗邻区群落结构相似性高,说明POPs的扩散效应及两地之间的高物种替换率;(4)基于物种及功能团水平的NMDS排序表明,因受POPs影响而显著减少的类群主要为林地食虫鸟(画眉科、绣眼科)和草地专性鸟种(雉科、扇尾莺科);部分农田鸟类也受影响,如食果鸟(椋鸟科)和食谷鸟(鹀科).上述结论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不同污染物浓度水平、多重组合效应、以及在食物网络方面对鸟类的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食物是限制动物分布和扩散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也是影响鸟类迁徙策略及停歇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丹项鹤是一种典型的迁徙鸟类,黄渤海地区的三个河口和滨海湿地是丹顶鹤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本研究采用粪样分析法研究丹顶鹤迁徙和越冬期食物组成的地区差异以及对主要食物的选择性取食.结果发现:三个研究地区丹顶鹤的食物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F=219.0,P<0.001),其中盐城主要以水稻(Oryza sativa
羽毛延迟成熟(Delayed Plumage Maturation,DPM)是指鸟类在第一个繁殖季节无法获得和成年个体一样羽毛的现象,需要在第一个繁殖季完成后才能完全披上成体羽毛.狭义的DPM特指雀形目鸟类中雄鸟羽毛延迟成熟现象.以白腹短翅鸲(Hodgsonius phaenicuroides)为研究对象,从到达时间、配对成功率、领域质量和标本实验四个方面对亚成体雄鸟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及其机制进行
开展基础的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可以为受胁鸟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画眉科珍稀鸟类.2009-2013年,对灰胸薮鹛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样线法对灰胸薮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个地区灰胸薮鹛的平均繁殖密度仅为1.45±0.30♂/km2.同时,采用MAXENT模型对灰胸薮鹛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
生境斑块及其周围景观特征对鸟类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双重影响,而城市发展增强了生境的异质性和隔离度,从而加大了斑块周围景观特征对鸟类分布格局的影响力度.传统的研究方法局限于斑块尺度的生境特征,无法处理周围景观特征对鸟类群落的影响;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能够有效量化城市生境的景观格局,为定量化研究城市鸟类群落分布与景观特征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但是,生态格局与景观研究中的空间尺度密切相关,什么是最优空间
世界范围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重要的关注点.虽然城市化被认为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已逐渐适应城市化进程并成功在城市中定居.乌鸫(Turdus merula)以前是典型的隐居性森林鸟类,但现在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的乌鸫种群在许多行为和生态方面都做了调整,比如延长繁殖时间、
对鸟类亲子关系的研究是现今鸟类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晚成鸟中子代乞食与亲本递食关系的研究为探索动物社会关系进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山噪鹛(Garrulax davidi)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画眉亚科(Timaliinae)、噪鹛属(Garrulax),是中国特有鸟种,也是中国噪鹛属中分布范围最北的鸟种.于2011年-2012年对位
将15种鹤类的COI,cytb和12S rRNA序列及三者综合数据分别利用NJ法、ME法及ML法,采用K-2和MCL模型,以东方白鹤为外群,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得到的系统树,除置信度不同外,拓扑结构基本一致(ML法的K-2模型建树效果不理想),但不同序列之间的结果有所不同。其中COI的系统树拓扑结构与三者综合数据得到的基本一致:其结果均显示,黑冠鹤和灰冠鹤最先分化出来,然后是白鹤
已有研究表明黑眉长尾山雀和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bonvaloti&A.fuliginosus)的种间线粒体遗传距离很小,甚至小于一些长尾山雀的种内遗传距离.通常情况下,造成种间遗传距离偏小的原因包括不完全的谱系分化和基因渐渗.区分两者较为困难,因为它们能产生相似的遗传信号.本研究结合多遗传标记和IM (isolation-with-migration)溯祖模型,探讨导致两种长尾山雀
生境片段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因为生境面积的减少会导致物种丰富度的快速下降,而隔离度的增加会导致斑块中剩留种群的灭绝风险增加.由生境片段化引起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一直得到广泛的研究,而有关片段化对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却知之甚少.鉴于此,对千岛湖41个陆桥岛屿斑块中鸟类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岛屿面积和隔离度梯度下鸟类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模式(本研究采用近期提出的一套全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