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聚落中的“土壤文化”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徽州民居聚落如何选址布局,及徽州的文化、建筑、园林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现代新民居聚落的建设提供了参考.然而,由于缺少对土壤的敬畏,当代徽州民居的建设与发展对"土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中国政府提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下,研究徽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壤"的关系及解决方法对其发展显得颇具现实意义.不仅应关注徽州村落与自然土地的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其发展的合理规模和环境集聚度,还应恰当规划徽州村落乡土的可持续发展景观,完善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工业,普及和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弘扬徼州传统文化.研究徽州土壤文化的意义是最终达到城乡之间社会、功能、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其他文献
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知识、促进知识转移成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指出由于当前知识管理理论对知识转移中知识自身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的矛盾,本研究基于知识转移服务于知识接收方这一前提,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以知识定制化这一概念定义知识的品质,描述组织接收外部知识时对知识的适用性、价值性和满意度的评价,形成对知识品质的评价和界定。研究发现:①随着组织对外部知识需求的快速增长,如何依据组织情
本文首先从消费者经济支付能力角度,对商品功能品质效用进行分类说明,并通过耗牛肉的价格变动事例,结合商品消费的社会性比较效用和比较剩余,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群体的商品功能效用需求的品质价值(功能产品价值创造的劳动耗费)、价值经济(商品功能品质价值的交换)以及数量关系所构成的空间三维结构形态进行经济分析。然后,根据厂商的产品功能品质价值创造驱动,包括功能效用意义的品质价值、补偿意义的社会平均劳动耗费价值和
本文分别阐述了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和杰克·韦尔奇的二维思维模式,指出“二维坐标”思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比如W.钱·金等学者,针对波特提出的差异化和低成本不可得兼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从这方面切入进行研究,提出了“蓝海战略”,其核心要素就是通过“价值创新”,甩脱竞争对手,开创新的蓝海。波特的竞争战略是针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成熟行业提出的,是一种典型的红海战略;W.钱·
本文借助于制度理论的组织场中合法性的理论,嵌入空间维度,讨论在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创业企业集群创新产品出口中,研发人员投入和R&D投入是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即讨论区域的创新合法性差异对集群创新投入及集群创新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验证了区域组织场域创新合法性对高新区创新出口绩效影响作用的存在,这种影响体现了制度因素的作用。正是由于不同地区形成的组织场域对创新合法性的不同要求,导致在不同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企业样本的调查,从社会资本影响战略决策过程的视角,对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通过企业战略决策质量影响企业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差异是导致战略决策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一个能够有力地解释企业战略决策质量差异产生原因的重要因素。为中国企业如何提高战略决策质量带来启示:由于社会资本会提高企业家对战略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企业家战略决策时依赖信息、知识的数量和质
本文通过选择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样本,修正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度量方法,试图解释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企业财务绩效会不会受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方向如何?第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与其前期财务业绩好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当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可能会降低财务绩效,但是长期看来仍会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也发现企业前期的财务状况良好时会倾向于在接下来一期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但管理当局的这种
辽中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继三大城市群之后最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本文对辽中地区城市化的演进、格局和模式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回顾了辽中地区城市发展及城市化演进的历程,将自解放以来的城市化演进过程分为波动上升、缓慢推进、调整提高三个阶段,并对城镇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然后,从7个行政市城市化水平的历史比较和城市化水平分县(市)区空间分布的格局两个层面探讨了辽中内部空间的城市化差异及特征;最后,针对现
在过去30年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推进是我国政治、经济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动态演变的转型中的市场经济及其所构造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等因素塑造了目前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尤其是1990年代后的超常规的快速城镇化.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问题.文章基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经济生活市场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视角,剖析渐进式经济转型期间推动城镇化的城市发展模
大城市郊区拥有优越区位,是目前产业、人口聚集的主要增长点,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它对实现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郊区人口、产业构成复杂,区位特殊,城市化进程受阻.究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四大参与者(政府、集体、企业、个人)利益分配不均,任何一方利益受损都会引发城市化利益链条断裂,导致城市畸形发展.本文以大城市郊区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土地城市化、产业聚集化、人口城市化内在联系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生态村庄、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品质逐渐降低,而部分乡镇发展仍延续大城市发展模式.乡镇城市化使得当地大量自然资源受到破坏,为了保护乡村现有自然环境,则应采用生态策略进行乡村规划.本文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太子村为例,笔者尝试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于村庄生态规划设计中.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太子村总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