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对蓝湿革血筋的处理效果

来源 :2016第十一届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交流会暨中国皮革协会技术委员会第21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nlucif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用醛品红染色法对皮组织切片中的弹性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蓝湿革血管中弹性纤维的结构情况,发现血管中含有较大量的弹性纤维成分.考察了在pH 6.5、40℃、酶用量400 U/g皮(酪蛋白水解活力)条件下,三种酶对蓝湿革处理后,革内血管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弹性蛋白水解活力的酶能很好的破坏血管中的弹性纤维结构,明显改善坯革的血管痕;用适当的蛋白酶处理蓝湿革,可以松散蓝湿革粒面,改善血筋等问题,提高成革的柔软度和品质.
其他文献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GE-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制备超支化水性聚氨酯(HWPU).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石墨烯(GO),原位接枝法制备一系列GO/HWPU复合材料.通过FT-IR、SEM、XRD和TG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耐水解性与抗静电性能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GO成功接枝到HWPU分子上
本论文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改性胶原多肽,制备制革用阳离子蛋白填充材料.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pH、物料浓度、物料比和多肽分子量等对伯氨基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料比和多肽分子量是决定伯氨基转化率及EPTAC取代度的关键,从而影响产物的化学结构和抗菌性.FT-IR和13C-NMR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当物料比(EPTAC和多肽)达到2.5∶1时,胶原多肽中-NH2被全部消耗
本文以TDI、聚醚二醇、二羟甲基丙酸、N-甲基二乙醇胺等原料合成两性WPU乳液,对该乳液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检测;对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粘度以及粒径、Zeta电位随pH变化的趋势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阴、阳离子的分布及分布密度会影响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的分布、对电解质的耐受性以及等电点的pH值。
合成了一种侧基含磷氮的二元醇(PNMPD),并将其作为扩链剂嵌段到水性聚氨酯结构中,制备出一系列不同PNMPD含量的阻燃水性聚氨酯(PNWPU).用FT-IR、1H NMR和31P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并研究了PNWPU的耐水解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结果 表明,将环状磷酰胺"悬挂"在PNWPU侧链中可保持聚氨酯优良的耐水解性能.随着PNMPD含量的增加,PNWPU的热稳定性下降,但残碳率由0.
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 Eu2+,Dy3+)进行改性,使其表面覆盖一层有机包覆膜,同时,引入可以与异氰酸根反应的氨基,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热重分析测试(TG)、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再将其引入聚氨酯制备出光致发光型聚氨酯(LPLPU),并与物理添加SrAl2O4∶ Eu2+,D
采用化学接枝法制备了壳聚糖基水性聚氨酯树脂,考察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添加量对该树脂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TGA、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胶膜的力学性能、吸水性、接触角等.结果 表明,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降解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4.3×104的壳聚糖,添加量为3%时,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基水性聚氨酯的吸水性较好,可达到自身质量的136%,而且保水能力强.
为提高制革湿态染整清洁生产水平,减少黄牛鞋面革鞣后湿加工产生的污染,设计了基于植物鞣剂、多金属配合鞣剂与合成鞣剂结合的无铬复鞣工艺,以及多次削匀、末端染色、无铬固色等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金属配合鞣剂、植物鞣剂与合成鞣剂相结合的无铬复鞣工艺,坯革感官性能良好,收缩温度超过90℃,物理机械性能均符合行业标准;采用在填充工序后进行2次或3次削匀工艺,可使皮革面积得率增加、松面率降低,并减少化工材
研究了一种"无盐浸酸适度蒙囿高吸铬鞣-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低浓度含铬废液的高效沉淀"集成技术.在不影响革内的铬含量和分布的条件下,铬鞣剂用量减少23%,铬鞣废液铬的浓度降低到100 mg/L以下,可在浸酸-铬鞣过程中直接循环利用10次以上,鞣后工序中的铬释放量明显降低,铬的排放总量从源头上减少84.2%,总有效利用率增大到98.6%;含铬废液进行高效碱处理能使废液中的铬浓度低到1.0-1.2 m
为提高皮革涂层的耐磨耗性能,以乙二醇乙醚作为分散介质,制备石墨烯含量为0.1%的分散液,将其分别添加到皮革涂饰涂料中配制中层涂饰剂和顶层涂饰剂,涂饰结果表明:ECS可以很好地分散石墨烯;石墨烯能提高皮革涂层的耐磨耗性能.当中层和项层石墨烯的添加量为涂饰剂重量的0.03%,成品革的涂层耐磨耗性能最佳,达到4-5级.
以新型绿色无铬鞣剂Ⅰ鞣制后的黄牛白湿革为原料皮,研究采用多种植物栲胶搭配对黄牛白湿革进行复鞣处理,探索了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分析测试了所鞣坯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感观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采用8%的坚木栲胶(ATO)与5%的荆树皮栲胶(FS)对其进行第一次复鞣;再采用5%的改性荆树皮栲胶(ME)与5%的改性栗木栲胶(KPS)对其进行第二次复鞣;最后采用2%的新型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