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门水道盐水强烈上溯运动规律的动态研究

来源 :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给出了磨刀门水道盐水上溯宏观规律的常规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流体动力学场的概念的盐水运动规律的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设计了磨刀门水道一维咸界图,从咸界图中提取出盐水特定值在不同时间的位置,从而第一次得到了三个月长时间序列的盐水特定值在磨刀门水道中的运动规律。与三灶潮位对应,分析了磨刀门水道中盐水运动规律的基本特征。
其他文献
采用QBT高低温环境箱测控系统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在不同温度下对T300/AG80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材料纤维铺层方向为[±45°/0°/90°/0°/0°/90°/0°/±45°],分别测量其纵向和横向试件的高温力学性能。利用非接触方法测量变形,用图像识别法解决变形测量问题,测试了纵向试件从室温到375°C之间的弹性模量和横向试件从室温到225°C之间的弹性模量;测试了材料的拉伸强
利用同步辐射CT (SR-CT) 技术,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对SiC 粉末样品实时投影成像,应用滤波反投影算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样品在整个烧结过程中内部微结构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通过重建图像清晰观测了样品在烧结初、中、后期不同的微结构演化特征:1)烧结时间t450min(T=1500℃)时, 颗粒形成连通网络、气孔孤立球化并收缩,从而实现了SiC 陶瓷粉末高温烧结过程微观结构演化的实时实
最近对冲积河流多重时间尺度的研究表明:即便是非恒定流条件下,推移质也能够很快地调整到其挟沙力状态,证实了挟沙力概念可以应用于模拟推移质占优的冲积河流过程,从而为推移质饱和输沙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作为该研究的扩展,采用可以捕捉激波的WAF TVD二阶精度的数值格式,通过设计强非恒定流推移质输沙数值算例,对推移质饱和与非饱和输沙数学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靠近上游进口边界的较短距离范围
坡面流的阻力十分复杂,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复杂坡面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细致讨论了坡面薄层水流的流动及其阻力特性,分析了绕流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阻力与常见参数(如坡度、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薄层水流性质复杂,各个影响因素在常见的环境条件范围内变化较大;常见雨强情况下,水流无法完全淹没地表凸起,绕流现象明显,坡面地形是坡面流表面形状的核心影响因素;绕流引起水流
目前对异重流塑造海床形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海床观测资料的简单分析模式,缺乏具有完备力学背景的机理性研究。本文基于完整的异重流厚度积分控制方程,发展了异重流二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异重流塑造深海渠堤等海床形态过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表明:海床底坡、泥沙颗粒粒径和进口边界条件等是影响深海渠堤形态的重要因素。较大的Richardson 数、合适的海床底坡和泥沙粒径更有利于异重流塑造海底渠堤地形
通过自行设计组装的三角架观测系统,利用先进的声学测量仪器(PC-ADP、ADV、CTD、OBS),于2007年7月在珠江河口崖门对底边界层进行了野外观测,分析观测数据表明:1)观测平台能有效的工作,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近底平均流结构和近底单点湍流结构;2)河口过程对底边界层平均流结构和湍流结构有重要影响,憩流时刻,平均流垂向分布不满足对数率,湍流脉动强度也随涨落潮变化而改变;3)对于半日潮流占优的河
在二维任意多边形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物质输运的高精度无数值震荡数学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单调和稳定条件。根据水流模型和物质输运模型不同的时间步长限制,采用水流模型和输运模型不同步计算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通过输运模型时间步内水流模型界面通量的叠加,保证了不同步计算时,输运模型的物质守恒性。将模型应用到瓯江河口的盐度输运模拟,计算的潮位、流速和盐度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
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世界各地铺设了大量的海底管道。埋设的海底管道,尤其是经过沙脊、海沟等不良地形时,在波浪、海流冲刷下可能出现悬空,进而出现强度、疲劳等破坏。因此,海底管道冲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管道冲刷研究现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海底管道附近海床的冲刷。采用紊流模型模拟流场,根据冲刷起动原理判断海床是否起动,结合输沙模型得到分析区域的输沙率,由冲刷模型得到新的海床形态,在此
本文采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一种新型分置式浮选试验装置的气液两相流动和微气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置式微泡浮选装置(由微泡发生器、矿化管和浮选槽组成)有利于创造微细粒浮选合适的流体动力学环境,即矿化管内的强剪切、高紊动气液两相流和浮选槽内的均匀、弱紊动气液两相流,与常规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槽或旋流/射流浮选柱等其他浮选装置相比有明显优势,充气量调节方便,易于控制微气泡尺寸和浓度分
本文以我国常见的非均质粘性泥石流为对象,在总结分析现有泥石流模型的基础上,以固液两相流为理论基础,运用最小能耗原理等能量方法建立泥石流固液两相运动模型,包括分界粒径模型与双流体模型,并采用蒋家沟泥石流实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泥石流模型不仅能够计算出固液两相等速与非等速等各种泥石流运动的情况,特别是在高容重的情况下计算得出固相流速大于液相流速等一些十分有意义的结果,而且整体来看计算结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