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阴离子添加剂对VRFB负极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其固有安全性和超长服役寿命,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1.0MWh-VRFB对应的五氧化二钒用量达10t左右,储能领域用钒产品将有望成为钒提取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VRFB负极充电过程V(Ⅲ)离子还原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25V(vs.NHE),易于发生析氢副反应而降低VRFB的库伦效率,负极电解液活性和析氢行为与V(Ⅲ)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平台,采用MP2理论方法和LANL2DZ基组对常见无机酸(硫酸、盐酸和磷酸)阴离子络合的V(Ⅲ)离子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其反应活性,并结合循环充放电实验,对添加剂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相对于无添加剂下硫酸根络合V(Ⅲ)离子体系,添加0.1M氯根或磷酸根均可抑制析氢副反应而提高电池库伦效率,氯根络合V(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性能提高是添加氯离子抑制析氢的主要机制;磷酸根络合V(Ⅲ)离子活性较弱,其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磷酸的弱酸特性在电极附近降低酸度从而实现抑制析氢的.
其他文献
针对塑料过程中塑料制粒的长筒形零件易极易产生磨损失效,采用碳氮共渗工艺和碳氮共渗炉设计改进探讨提高零件使用寿命的热处理工艺与设备,研究结果表明,在850℃的碳氮共渗工艺中,氮化物层的厚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其厚度变化不明显,扩散层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厚;经过探究炉膛结构优化和控制系统设计,提高炉子的热处理效率以及渗层质量.
E型板是防滑链上的一个连接部件,经过淬火回火热处理后,表面出现明显裂纹.金相观察发现热处理后的E型板零件表面脱碳严重,裂纹由表面向内部扩展.对裂纹形成原因及工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淬火时碳势偏低,保温时间长,零件表面严重脱碳,水淬后产生组织型残余应力使零件纵向开裂.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本文分析了Co2MnX(X=Al,Si,Sb)三种Heusler合金的结构和电子性质,以及热学性质中的最小热导率.将优化后的晶格参数以及总磁矩和现有的实验数据相比,结果误差较小.计算后的弹性常数满足稳定性判据,形成焓、结合能的计算结果都为负数,且Co2MnSi最为稳定并最易于合成.能带结构的分析表明Co2MnSi和Co2MnSb自旋向下的能带结构出现明显的带隙,是典型的
本文分析了目前影响培养学员创新素质的主要因素,并以本院博士生《材料科学导论》中的金相组织制备与观察实验教学为背景,探讨了基于培养学员创新素质的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知识源于实践,创新素质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实验室是大学里的主要实践场所,实验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结合学科建设,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构建多层面、多阶段的实验教学独立体系,能提高学员创新素质,培养学员知识、能力、素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而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市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能够谋求长远发展高校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将所掌握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专业型人才,促进行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就此对材料成型及控
上世纪八十年代,镍基合金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抗氧化腐蚀和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海洋、能源、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科技的进步依赖于材料的发展,强度和韧性是衡量先进工程材料的重要指标,而强度和塑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如何优化微观结构,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提高其位错滑移能力进而改善塑性,一直是高性能镍材料研发中面临的挑战性课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双峰结构的金属镍,较单一尺寸金属材
当前,钛合金的固态相变及成分定量设计的研究也成为钛合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多元钛合金中的电子结构参数,研究了钛合金中同素异构转变、马氏体转交、无热ω相交、及β相分离及共析转变的微观机理;并且在固态相变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钛合金成分定量设计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能为钛合金相变、性能预测等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能加深人们对EET理论的理
会议
本文总结了中国氧化铝工业在近十年中在开发应用处理中低品位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了当今所面临的铝土矿资源品质劣化对生产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以及清洁生产等造成的新挑战,提出了实现拜耳法溶液的除杂净化、深度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赤泥利用率等氧化铝生产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采用沸腾焙烧-两段浸出工艺对卢安夏钴精矿进行了回收铜、钴的试验研究.沸腾焙烧过程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过剩空气系数、芒硝加入量等条件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浸出过程考察了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条件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钴、铜浸出率分别达到90.18%、90.45%.
研究了水热还原法制备磷-铟粉体的工艺,主要研究了水浴温度、硫酸铟浓度,次亚磷酸钠浓度、pH等对粉体粒度的影响,探讨了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60℃以下,次亚磷酸钠浓度30g/L,硫酸铟浓度在30g/L,溶液pH=4时,得到的磷-铟粉体粒度小于50μm.机理分析表明:适当提高主盐浓度、还原剂浓度、水热还原温度,降低pH,有利于制备粒度较细的铟磷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