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N1基因多态性与鸡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钙蛋白酶Ⅰ(CAPN1)基因的外显子10进行SNPs检测,探讨CAPN1基因作为影响鸡肉嫩度候选基因的可能性,为优质肉鸡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质肉鸡新品系为素材,利用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的方法进行SNPs检测.结果在外显子10发现1个SNPs位点(5432位由G→A).除S01×S05品系外,在其余品系中AA基因型高于GG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地高于G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了S01×S05和S01×S10品系外,该位点在其余品系中都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G5432A位点的各种基因型个体在生产性状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步推断CAPN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肉质性状(嫩度)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推测可以利用这个位点对鸡的嫩度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其他文献
榆林、延安两市地处陕北地区,马铃薯是该区的第一大宗农作物,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本文在分析陕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抗旱营养栽培和节水营养栽培的四个实例,总结出陕北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关键技术为选用脱毒种薯,重施基肥、巧施追肥,发展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和综合防治病虫害,适宜在陕北和同类生态区域推广.当地的自然条件优越、陕北劳动力资源丰富、马铃薯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为提高复种指数,在种植一季中稻后的冬闲田多种一季秋马铃薯,中稻提早播种,秋马铃薯免耕栽培,既稳定了中稻生产,又多收了一季马铃薯,增收可达800元/667m2以上.文章分别介绍了早中稻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的技术方案,先用人工挖开四周边沟,按沟宽30cm沟深15cm,畦面宽150cm的规格,每畦种植4行,宽窄行种植,中间为宽行,大行距40cm,两边为窄行,小行距30cm。株距为25cm左右,畦边各留25
马铃薯岷薯4号鲜薯产量高,较脱毒川芋56及脱毒米拉增产显著;具有抗晚疫病和卷叶病毒病、兼中抗轻花叶病毒病特性;且生育期适中,大中薯率高,耐贮;其鲜薯块茎淀粉含量适中,食味优等优良,是适应性广的鲜薯食用型品种,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另外介绍了在培育中宜选择排、透水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3050g无病害感染的健康的整薯作种;密度为:土层较深厚的中等以上肥力田块种植;采用一般净作60000
本试验通过对120日龄的贵妃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观测,研究珍禽贵妃鸡的肉用性能及相关性.试验选用同等饲养条件下的66只(公母各半)120日龄贵妃鸡,每性别随机抽取12只,共24只进行体尺、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的绝对重量普遍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但相对比例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而腹脂率则呈极显著差异
鸡常见趾型为四趾,但一些国内外鸡品种如丝毛乌骨鸡、北京油鸡等表现多趾特征.已有杂交试验和遗传作图证明,鸡多趾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率不同,2号染色体短臂端是鸡多趾候选基因的关键区域.尽管如此,鸡多趾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还不十分清楚.实验选用经过杂交测验和纯繁选育的五趾北京油鸡纯合个体,采用回交模式分别同石岐杂鸡和霞烟鸡杂交,共获得F2代个体220只(多趾个体90只,正常四趾个体130只);
试验选用浙江省内10个优质土鸡种,同日出雏,分组放养,分别同于120日龄、150日龄屠宰测定,经肉质理化指标分析,并进行熟化品质评分.结果表明:母鸡半净膛率低于公鸡;腹脂率高于公鸡,150日龄的母鸡腹脂率极显著地高于120日龄(P<0.01);母鸡腿肌率极显著地低于公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高于公鸡(P<0.01),胸肌剪切力值极显著地低于公鸡(P<0.01);120日龄的母鸡胸肌肌苷酸
本试验选用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及其亲本(连城白鸭、丽佳鸭)3个组合各18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至9周龄(其中丽佳鸭饲养至8周龄).观测各组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测定7,8,9周龄的肉用性能.分析其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连城白鸭新品系在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和屠宰性能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亲本母鸭连城白鸭.
为研究贵妃鸡的肉用开发价值,本试验测定了120日龄笼养贵妃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肌苷酸、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其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皮脂厚,公鸡分别为88.65%,78.07%,65.43%,17.54%,21.59%,0.54%,0.86cm,0.63cm;母鸡分别为87.61%,76.59%,63.44%,16.43%,20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肿瘤疾病,以多个器官的T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瘤的形成为特征.本研究利用44K鸡基因组表达芯片(ID:015068)研究马立克易感个体和抗性个体脾脏组织中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一步揭示与肿瘤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发现,易感组脾脏和对照组脾脏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317个,易感脾脏和抗性脾脏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593个.然而,在抗性脾脏和对照组脾脏间没有发现差异表达
鸡常见趾型为四趾,但一些国内外鸡品种如丝羽乌骨鸡、北京油鸡等表现多趾特征.已有杂交试验和遗传作图证明,鸡多趾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率不同,2号染色体短臂端是鸡多趾候选基因的关键区域.尽管如此,鸡多趾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还不十分清楚.本实验参照人类和鼠肢体发育候选基因,首次选用经过杂交测验和纯繁选育的五趾北京油鸡以及石岐杂鸡鸡胚发育时期(第6~10d)趾部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