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气候变化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分析

来源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城市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用北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气污染物观测资料和呼吸道疾病发病资料,分析了城市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结果:1998年12月北京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8℃,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大风干燥天气,也造成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医院的感冒人数明显多于往常.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气温与空气污染呈明显正相关,空气污染与感冒发病人数呈正相关.结论:冬季气温偏高、城市热岛明显,导致大气污染严重,使得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
其他文献
以福州、漳州、永安、龙岩等地近50年年平均气温、逐月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得出福建近50年气候冷暖振荡时段,将各冷暖振荡时段与相应的粮食生产、亚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做分析,指出气候异常变暖对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变化,以及与此相联的干扰模式变化,一方面将导致现有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对外来生物的抗性弱化,另一方面将激活外来物种的活性,从而导致外来生物的快速扩散与大规模入侵.在当今快速而急剧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下,现有植物及其系统将被迫:(1)重新适应这种变化了及仍在变化着的环境条件;(2)或者迁移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3)或者消亡.虽然乡土种分布区迁移更多地是一自
本文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和农业及水文资料,对甘肃民勤的气候变化特征、生物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民勤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温度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4℃,年平均最低气温每10年升高0.56℃;相应的生物生产力也有所提高,作物生产量持续增加,而地表水供应不足,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目前水资源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需要.如果土地利用方式不改变,同时上游来水量无明显增加,
本文对安徽省淮河流域近百年来的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20世纪后半期的年平均气温异常频次增多,冷暖变化振幅增大,预计本区域年平均气温偏高的总趋势将维持到21世纪的头10年;冬季(1月)平均温度百多年来主要呈降温趋势,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冬季升温趋势明显;夏季(7月)温度百多年来呈升温趋势.20世纪前50年降水偏少,而后50年降水偏多,各地年雨量的气候倾向率有差异.大部地区为正倾
本文分别解译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后期Landsat TM遥感信息,并与20世纪30年代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中国东北西部现代荒漠化明显以经向扩展为主,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盐渍化)从3个方面逼近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产粮区,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吉林省大安县盐渍化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乾安县盐渍化面积8年增加量占总面积的7.87%;吉林省梨树县的两
理论上,全球气候系统保护中存在两种机制:减少碳的排放源和增加碳的吸收汇.目前,将增汇作为气候保护的手段也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了非常大的重视.我们认为对通过增加碳汇进行气候保护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增汇的物理有效性,第二是增汇的经济可行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得到基本肯定的答案,然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仅仅有证据显示它是可能的,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这个问题需要在宏观经济一般均衡的框架内进行讨论.
本文用一个改进的土壤-植被-大气模式(MSPAS)模拟了沙漠-绿洲地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区域气候效应.此模式由大气边界层方程组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程组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后者主要采用了Deardorff(1978)及Noilhan和Planton(1989)提出的参数化方案,并进行了改进.与SiB(Sellers等1986,1996)、BATS等(Dickinson等1986,1993)一些以细致刻画
本文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气候变化,中国历史时期的温暖期较现今湿润,而这种湿热的气候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最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好时期.历史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不良的事件主要是在气候突变期,并以在10~10年的尺度上有准周期波动.在历史时期随着气候变冷,中国荒漠化加剧,没有历史证据支持气候变暖将使中国普遍出现荒漠化这一命题.在气候要素变化引起农业生产力的变化这一分析思路的指导下,
研究气候变化对赣江流域水资源及水循环的影响,将为赣江流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调配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SCS(水土保持)水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赣江流域的SCS月水量平衡模型.模型结构简单,模拟结果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以赣江流域为例,应用SCS月水量平衡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赣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论认为,水资源对降雨的敏感性远大于对气温的敏感性.并以地理信息系统(
文中应用MM5V3/LSM模式对南水北调工程区的农田灌溉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引起的气象要素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进行灌溉后,灌溉区低空的相对湿度增大,中空由于降水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从而使水汽含量减小.若无外界水汽的补充,降水使中低空水汽的变化存在着负相关.地表温度、向下短波辐射、感热通量减小,同时,云量、向下长波辐射、潜热通量、降水、地表径流增大.这些量的变化说明灌溉后,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