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显示砧骨短脚与鼓膜之间距离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听力恢复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利用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研究砧骨短脚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测量砧骨短脚与鼓膜之间的距离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听力恢复提供解剖依据. 资料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对100例(200侧耳)正常志愿者行颞骨0.6mm薄层螺旋CT扫描,男54例、女46例,年龄20~70岁,平均43.23±14.49岁,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新沟通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听小骨的曲面重建图像,观察听小骨砧骨短脚及其周围固定解剖位置与鼓膜距离数值及测量砧骨短脚距离鼓膜的数值. 结果 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砧骨短脚距离鼓膜之间的距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7.62±0.77mm;女性7.59±0.75mm. 结论 面神经管的128层螺旋CT0.6mm薄层扫描加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是研究听小骨及其周围解剖的良好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砧骨短脚距离鼓膜的距离对人工耳蜗植入及耳科疾病术后恢复听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异位胰腺的CT表现,结合病理探讨增强CT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例异位胰腺的CT表现,结合病理Herinrich的分型,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增强方式,邻近结构. 结果 4例患者共发现4个单发病灶,发生部位:胃窦部3例(大弯侧1例,小弯侧1例,前壁1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3例位于粘膜下层,1例位于浆膜层.病灶大小与形态:大小均<2.0cm,分别为
Introduction Brain reorganization has been characterized during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observed by neuroimaging techniques.Brain white matter regeneration was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functional r
目的 采用镊式激光导管治疗78例患阻塞型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方法 在手术前30min,用1%丁卡因对病人的软腭和悬雍垂反复进行麻醉,直到手术开始时为止.在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在手术前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将1%或2%的利多卡因注入病人的软腭和悬雍垂,对软腭和悬雍垂进行局部麻醉.用镊式射频导管将病人的软腭与悬雍垂夹起来,打开射频仪对这些部位进行加热.加热条件:功率60~120W;时
会议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诊断中体线圈MR波谱(3D1H MRS)和MR扩散加权成像(DWI)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30例患者行前列腺体线圈MRS和DWI检查.依病理结果,将前列腺6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分别测量每个分区的(胆碱+肌酸)/枸椽酸盐[(Choline+Creatine)/Citrate,CC/C ]的比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55个癌区和125
目的 分析保守治疗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血管内支架感染(Endovascular graft infection,EG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主髂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后发生支架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4例确诊为EGI,1例高度怀疑EGI,5例患者均及时给予21~42天的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抗感染治疗期间及出院后随访均定期行CTA及血常规检查,随访时间为16~78个月,中位随访时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能谱CT基物质分析技术在肺内肿瘤性pGGO病灶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类型的对照研究.方法 收录经手术证实的34例患者(36个pGGO病灶),依据WHO肺癌病理的分类分为三组,IA、MIA、癌前病变组(AIS、AAH).比较三组病变之间动脉期的碘基值、水基值及其各参数值50%、75%、97.5%分位数、偏度值、峰度值、病变之间容积的差异性;比较IA组与非IA组(MIA+癌前病变)
目的 探讨肺部特异性CT征象在周围型小肺癌(S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均有环形磨玻璃密度影环绕中心的实性结节.另选取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具有晕征的炎性结节病变患者32 例作为对照,其中球形肺炎16 例,结核球10例,真菌病6例.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256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以相同的窗宽、窗位、层厚、间隔等参数进行薄
目的 收集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GNET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32~64岁,平均49岁,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1例)、上腹部不适(3例)、间歇性黑便或血便(2例)、恶心(1例),病史1周-3年不等.病灶位于贲门1例,胃体2例,胃窦2例. 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64
目的:通过对3.0T MRI 3D_STIR_VISTA增强扫描序列不同的技术参数、延迟扫描时间的比较,选出它的最佳参数值,使得腰骶丛神经的影像显示更加充分、更加清晰. 材料和方法:材料;飞利浦 Ingenia 3.0T MRI; ds 头颈脊柱线圈. 方法:1.三名受检者均采用头先进仰卧于检查床上,定位线对准肚脐. 2.选择静脉注射增强扫描 马根维显 15ml 手推. 3.选择3D_STIR_V
目的 基于离心性充盈征象的肝癌辅助诊断系统,寻找定量计算机分析与建立自动辅助分析系统,旨在提高HCC的筛检与诊断效率。 材料与方法 多中心收集经过临床影像与手术证实HCC样本数据,进行肿瘤分级与分期,计算机图像病灶分割与特征提取,结合临床与影像特征进行深度学习,个性与精准自动分析,构建大数据数学模型。 结果 采集样本与按照HCC疾病分类;征象特征提取与诊断分型;临床验证与手术检验。 结论 构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