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与调适--游客与东道主社会互动中的武陵山民族旅游区文化变迁研究

来源 :全国首席旅游规划师联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客作为客源地的文化载体和旅游区社会的文化消费者,在与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接触与交流中会对东道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西方学者的“西方”与“非西方”分析角度相类似,在中国民族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非民族地区”与“民族地区”或者“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关系.从主客文化互动的角度来看,“非民族地区”“城市”的游客是“民族地区”或“乡村”等东道主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当前,大多数关注旅游的社会影响的学者都倾向于对旅游所导致东道主社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做价值判断。在此,笔者将通过武陵山区张家界、湘西吉首德夯苗寨、凤凰古城、长阳武落钟离山等景区的调查,探讨主客之间互动、变迁的机制,即东道主社会文化对游客需求及示范所做的应对和调适,指出在大规模旅游活动到来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对“自我”文化体系造成破坏的防护,加强“自我”文化的保护水平,提高族群和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传承能力。同时,也有必要时刻提醒游客,要以平等的心态观赏体验异域风情,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旅游对旅游区地方和社会的环境、文化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其他文献
寻根之旅几乎跟随离散现象而出现.本文基于在老挝、泰国和中国苗族聚居地所做的多地点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了不同国家的苗族在寻根之旅中的交流和互动,分析苗族同胞交流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动因,以及这些不同因素怎样建构了全球苗族认同。本文首先进行文献梳理,其次介绍苗族寻根旅游的现象,进而分析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后讨论全球苗族或泛苗族认同。
人类学看问题,最重要的观照方法之一便是“整体观”(holism),人类社会中一个现象的出现,必定与其他多种现象相关联,不管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生物的还是文化的,行为的还是心理的,生计的还是形而上的.由此,人类学常常被看作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早期人类学尚未进入大学体系之前,博物馆曾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田野调查、博物馆和档案馆、教学,曾经被认为是人类学民族志的三大机制,
旅游是现代性的表征之一,也可以说旅游是“现代性的后果”.首先,欧洲殖民所获得的“战利品”被大量运送回国,人们将其分为“自然之物”和“人工之物”展出在“珍品陈列柜”中,这既是博物馆的起源,也是现代性的起源.其次,17世纪欧洲的“大旅行”成为贵族子弟和富家子教育的必需组成部分.旅游人类学的先驱者将旅游现象本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论述旅游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内涵和功能,认为旅游的社会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只有
饮食与旅游皆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也是人类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类饮食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同时也具有各个社会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意义,食物如何取得、如何处理、如何烹调、如何消费都因文化而异.人们通过饮食的象征内涵来传达自身的需求与思想.而旅游活动存在着一系列与世俗生活的反差.人们在乡村休闲旅游行为中表达自身对变换日常现代化饮食体验的诉求,并且回归传统饮食体验的行为背后有深刻的文化与社会根源.
随着3G、4G等无线网络在全球的逐渐覆盖,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以便携、实时、精准、个性等特征深刻影响消费者的旅游观念、旅游行为和旅游习惯,由此颠覆性改变着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缅甸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成员国之一,也是次区域旅游业发展最为落后的国家.随着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将逐渐在区
在旅游发展的历史上,旅游按照不同的角度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在瓦伦·斯密斯主编的《东道主与旅游——旅游人类学研究》一书中,她按照不同游客的休闲流动性,把旅游分为五种形式: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娱乐旅游.这其中,“民族旅游”指以地方的“奇异”和异域的民族风俗习惯为特色的旅游.“文化旅游”指包括参观“如诗如画”“古老”“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古老的、如诗如画的地方”通常又与怀旧的乡
近十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增设新的旅游线路、项目及景点,尤其是当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被确认为中国21世纪重点旅游资源的后备基地后,富蕴县的自然旅游资源发展地位更加凸显。草原是当地哈萨克牧民主要的生计来源。一切的衣食住行都来自大自然。对于常年游牧于四季草原的牧民来说,转场牧道是连接四季牧场保证一个完整游牧过程的重要通道。从牧业生产角度,牧道其实就是四季牧场的延伸。牧道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
互惠是人类学礼物研究的传统话题.在马凌诺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互惠模式研究中,指出互惠交换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物也可以是人.莫斯以降,对互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莫斯认为,所谓礼物流动是在人的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连带和团结.而弗思(Firth)在对毛利人“豪”之意义的再分析中认为友谊、信任、利益等社会机制是互惠得以运作及持续的基础.萨林斯在重作互惠模式分类的基础上,于亲属关系的陈述中认为,互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多次谈到五大发展理念,对每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的开发,给湘西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资源被大量开发与运用,人们的身份角色、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湘西芙蓉镇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芙蓉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文化变迁图景及其变迁特点进行叙述与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导致现代性文化在旅游区的广泛传播,给民族旅游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触动。在新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