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率、复发率、病死率较高,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胃癌对放疗敏感性不高,化疗又存在诸多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问题.因此,降低副作用和寻找新的辅助治疗药成为胃癌辅助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抗癌辅助用药方面,氧化苦参碱逐渐显现出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其相关药品,如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康艾注射液、氧化苦参碱(博尔泰力)等在临床上也已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与机制做一综述,相关研究显示,氧化苦参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等抗肿瘤作用。同时,氧化苦参碱也能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并能增强临床上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ERK1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和具体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霉素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饲以普通标准饲料及灭菌自来水,其余各组进行造模并分别给予维霉素、中药低剂量和高剂量,观察其对大鼠胃粘膜ERK1及病理的影响.结果:胃癌前病变发生率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性显著,其余各组与
江西抚河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人物,形成了一支光耀夺目的盱江医学群体.重视脾胃是盱江医家共同的学术特征,他们勇于发明创新,为脾胃学说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李杲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所著《脾胃论》、《兰室秘典》、《内外伤辨惑论》,对脾胃病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脾胃学说。旴江医家十分推崇李杲的脾胃学说,在他们的著作中得以充分的反映。旴江医家们在《内经》、《脾胃论》基础上
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常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特利加压素等不能有效止血时,必须使用三腔二囊管填压紧急止血。本患者气囊压迫止血有效,但一周中间隙放气即又发生大量出血,表明食管及/或贲门部破裂的曲张静脉压力高,气囊放气后重新出血。外科急会诊认为病人全身情况太差,无法施行外科手术止血。经周密准备后,遂拔出三腔二囊管,立即插入富士高清电子胃镜,见食管下段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病机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治疗的多样性和效果不稳定性。“六位一体”治疗理念,即“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提出,主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与现代医学提倡的医学模式转变不谋而合,有同工异曲之妙。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内镜下可观察到反流表现——即胃腔内多量浅黄至黄绿色胆汁,或胃壁上附较多含胆汁的黏液,或见到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呈泡沫状或水流状从幽门口反流入胃、幽门口松弛或处于开放固定状态;胃黏膜弥漫性红色改变,黏膜皱襞水肿、接触性出血,或伴有糜烂、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病、胃胀、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在全世界普遍流行的疾病,发病率高,不仅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还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FD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但是FD的发病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故目前临床上尚无对FD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西医其治疗无明显有效药物,多只能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而中医在治疗FD上辩证论治,并且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故中医在FD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仍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1、缺乏统一的辩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研究大多数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阶段,缺乏符合随机、对照、双盲等严格的科研设计的前瞻性研究,所以如何对FD进行客观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生发展经历了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早期癌-进展期癌的过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intesplasia,IM)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状态下转变为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具有部分肠上皮的特性,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但并非所有的IM都将转化为胃癌,一般认为不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内脏高敏感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肥大细胞(MC)与IBS的发病密切相关,IL-4及IL-9是促进肥大细胞活化的关键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入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探讨外周血中IL-4及IL-9通过活化肠道肥大细胞引起内脏高敏感的可能机制。得出结论:IBS患者血清中存在IL-4, IL-9的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进而上调PAR-2的表达,从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能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和优势的病种.陈誩教授认为,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在脾胃病的临床辨治中更加深入、细化,并体现个体病机特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从"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等多个矛盾的统一对立关系来阐述陈誩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辨证思路。陈誩老师认为,脾气主升清,其性燥,多虚多寒,气多于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主通降,其性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