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蕴楼建筑门窗漆层材料的分析研究

来源 :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121554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修复宝蕴楼之前,了解其当时所用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对宝蕴楼门窗所涂漆层的分析研究,所用方法是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法.分析结果显示:其漆层主要胶结材料为桐油和松香树脂,同时在底层发现使用猪血的现象;所用颜料:白色颜料为锌钡白,黑色为炭黑.和传统的材料不同的是,门窗涂层材料用桐油和松香树脂来代替大漆;而底层-腻子中测出了猪血,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彩绘所用材料一致.从材料上反映出该建筑中西合璧的特征,本研究结论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六郎五虎棍相传诞生于康熙年间,由村民"阎发"创建,因康熙第七子淳度亲王允祐做了该会会首而受封为"允祐万善忠孝童子棍".会众为避其讳用"永寿"代替"允祐",故而旧称"万寿无疆
瓦尔俄足节1历史悠久,富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承性.2006年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节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西湖寨人余新宝2被文体局评为四川省阿坝州
作为政府行为的非遗保护在进入制度化的层面后,从国家到地方分级制定了一脉相承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出现非遗传承与动物保护的矛盾.近年发生的与动物有关的非
通过对山东省兰陵县索村土陶田野资料的铺陈,本文认为,特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种离不开群体人的现实生活,同时意味着遗产的物质性到非物质性文化元素之间的互生与交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记录人类智慧文明的"活化石".沁河流域古村落历史悠久、分布集中、保存完整,是我国北方地区极具特色的古村落群.
陕西面食文化可追溯到中国远古时期,随着中国历史长河不断奔腾向前发展,陕西面食文化也紧随中国主流文化同流发展,并适应当时社会状况留下时代的印迹.在当前国际全球化和中国
本文从"社区营造"与文化营造的角度,重新发掘宗教文化资产与在地产业的连结.文章基于2010至2014年的前往海南海口永兴镇村庄的田野调查及地方文史资料,将梳理地方性的文化遗
明清直至民国,华北乡村社会文化控制自成体系,系统运转良好.作为华北地区的组成部分,晋东南沁河流域古村落的社会管控形式多样,里甲制、里社制和文社制并行,里社和文社作为特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秉承了"尊故融新""活态保护"的理念,还使非遗项目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社会生活,展现出非遗魅力,促进非遗
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并成为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看似忽然火热的"非遗"热并非是"横空出世",考察其来龙去脉,不仅和国外民俗学界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