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患者静脉留置PICC管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策略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PICC管为静脉补液的重要手段,PICC管经外周静脉进入上腔静脉,药物可通过PICC管直接进入管径较大、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快的上腔静脉,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而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在化疗药物的静脉应用中,普通的输液方式较容易发生药物渗漏,造成穿刺部位的损伤,引起静脉炎,进而影响下周围的化疗.同时多次穿刺也增加了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因此,合适的静脉通道的建立对保证化疗治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证实,PICC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输液途径,由于其留置时间长,可避免反复穿刺患者静脉,有利于保护患者的上肢静脉网,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广泛应用于化疗治疗中.然而,化疗过程中,PICC管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留置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留置PICC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进步,老年高血压患者已经成为社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而国外最新研究则显示家庭随访是社区健康服务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对于具有一定临床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来说,在家庭访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语言,有助于其形成统一、规范化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价指标,保证患者能够得到规范的护理服务.为了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我院对2016年3月-2017
Miles术是低位性直肠癌常用术式.术后患者腹壁行永久性肠造口.排便方式的改变,不仅给患者日常生活及生理造成影响,而且对患者心理也带来伤害.资料显示年龄超过40岁,大肠癌危险性仅轻微增加,50岁则明显增加,以后每增加10岁,其发生大肠癌危险性增加2倍.2016年1月-2017年1月,将我院完成的老年Miles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效果满意。
误吸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20%~55%.其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口咽部的分泌物、食物或其他异物误入肺内、支气管及气管的过程.误吸常给老年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且常被其他疾病掩盖,不能引起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注意.当误吸引发严重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时,常引起医疗纠纷.及早发现误吸并评估严重程度,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医疗费开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肾脏病是常见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终末期肾病(ESRD)是其不可逆的最终转归,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或MHD)是ESRD的主要替代疗法.目前全球约10%的人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损伤,即慢性肾脏病(CKD),世界上有超过5亿CKD患者.中国CKD患病率高达10.8%,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达30多万.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生
"空巢老人"指子女全部成家立业或外出工作离开家庭,留下老年夫妇两人独自居住或丧偶单独一人居住.有研究显示,中国空巢老人家庭占全部老人家庭的25%,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孤独感.有研究显示,空巢老人精神生活中感到孤独的占24.6%,极大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哪些因素影响老人的孤独感,如何解决老人的孤独问题,是需要社会学界探讨的重大问题.尽管已有报道探讨
随着计算机、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ti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逐渐覆盖到医院工作的每个环节,护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趋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项目研究在护理信息系统下,增设健康教育指导模块,维护出院指导内容,可跨科室编辑,体现个性化,并实现可打印功能.责任护士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伤口愈合理念也在更新.1962年,George Winter博士提出湿性愈合比干性愈合速度快一倍的概念.此后有不少人跟进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还发现湿性愈合的其它好处:可以保护神经末梢,减少痛楚,减少纤维组织形式,达到疤痕减少及支持自溶性清创.过去人们曾经认为褥疮(现在称之为"压疮")是不可治愈的.如今各种伤口愈合产品的大量涌现及在伤口处理方面遵循临床实证的指导,使住院患者"零
现如今,社会老龄化加重,很多老年人在外貌及社会角色中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1/3老人发生跌倒1次或多次,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患者首位伤害因素,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由于患者日常可活动,有些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因而此类老年患者往往高估自己,往往自我决定论的认为跌倒与自身没有联系,笔者通过探求老年患者自我高估受限的原因,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外科手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之一,是康复的一个威胁和一个意想不到的杀手.它是一种可引起住院病人肺栓塞(PE)疾病,一种潜在的致命并发症的疾病.10%的院内死亡是由PE引起.1990年,1669名所有年龄段的死亡病例由国际疾病分类(IGD)进行分类.453名死于其他静脉栓塞和PE,4511229例死亡被报道,前列
老年患者因其年龄及生理结构的特点,导致时常出现跌倒的现象,但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跌倒时极易操作软组织、发生骨折,甚至操作脏器,给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除了会危害到生命与健康,骨折同时还会使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蒙受巨大压力,给家庭与社会均带来负担.想要使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保证、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需要从源头上降低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率.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