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部落的类型与影响

来源 :第二届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人类学家卡尔·萨尔兹曼(Carl Salzman)在《中东的文化与冲突》(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一书中指出,历史上曾有两种方式统治中东:部落的自治和国王的中央集权,前者是中东地区的独特之处,深刻影响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也是理解这一地区的关键.在当前中东大变局中,部落作为传统社会组织,仍然是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强大力量.从阿富汗的持续动荡,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垮台,以及也门、伊拉克乃至叙利亚乱局无不充斥着部落问题.可以说,不了解中东部落社会就难以解读中东的深层社会结构.对中东部落社会的深入剖析是理解中东所有问题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在考察大雁塔名称四种旧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雁”作为“物像”在不同佛教故事中演变,并结合佛教传播历史,揭示了在丝绸之路上有关“雁”的佛教故事契合了传统道教“升仙”思想,完成了从外来意象转化为本土文化思想的过程,“雁塔”即“佛塔”.此外,“雁塔”的这一文化含义在唐诗系统、在应制诗中和其他物像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同.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中国古代佛教圣地之一,法门寺地宫出土大量香料和香具,实属罕见的文物珍品,真实地再现了大唐皇室热衷于熏香、以香供佛的历史事实,是唐代焚香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唐代香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集中体现,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丝绸之路地带是一条蕴含了丰富历史的商业大通道和文化大通道,在几千年的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和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艺术遗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丰富的艺术遗存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丝绸之路地带人们独特的世俗生活、宗教生活和文化特质,表现出世俗性、民间性、宗教性和艺术性浑然一体的人文精神,成为世俗、宗教和艺术进行历史对话的独特场域;作为人审美地掌握世界的方式,这些艺术遗存体现出独特的审
法门寺是“丝绸之路”陕西段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内道场.法门寺的建立,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东传的产物,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琉璃器、香料及熏香器等,证实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法门寺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从汉到唐历经近千年,体现了不同文明、多种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它既见证了丝路的沧桑,又是古代丝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代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而法门寺地宫出土琉璃器见证了这段历史,填补了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空白,对拓展、深化、提升世界文明研究有着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石窟艺术也与佛教相伴相生.世人大都知晓云冈、龙门、敦煌石窟,但对甘肃省武威市的天梯山石窟所知甚少.天梯山石窟是佛教石窟的鼻祖,著名的昙曜大师、凉州模式、印度佛像在中国的传播都与天梯山石窟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随着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越发关注,天梯山石窟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天梯山石窟的修复工作也逐步完善起来,为更好的保护这一遗址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更多人了解
小雁塔是中国现保存较完整的唐代佛塔之一,是西安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于2014年6月22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是荐福寺寺塔,荐福寺是武则天为唐高宗追献冥福而建的皇家大型寺院,在中唐至晚唐时代具有重要地位.荐福寺自建成之日起,便备受重视,寺内活动众多,形成了多姿多彩并富有个性的寺院文化.但作为西安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小雁塔景区过于单调,没有向游客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
小雁塔是唐朝遗留至今的一座密檐式佛教砖塔,在2014年,小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中的遗产点之一,被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而影视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对于名胜古迹的展示与宣传能力不容小觑,本文从影视宣传角度来探讨如何保护和加强对小雁塔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更为发扬光大,并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及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公元前138年及20年后的前119年,汉中城固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诸国,司马迁将此举称之为“凿空”,意思是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开创性的外交活动.从此汉王朝对西域诸国大小、方位、风土民情、物产生活等情况才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同时张骞也向西域诸国介绍了汉王朝的情况,并与西域诸国建立了各种友好关系.这也真是历史上的一次地理大发现,从此中国认识西域中亚、西亚、东南亚、欧洲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史记》上
骆驼是唐墓壁画中的一种常见图像.本文对目前发现的唐墓壁画中的骆驼图像进行系统梳理,根据型式、风格以及在墓葬中空间布置等的变化,结合墓葬等级的差异,探讨骆驼图像的发展变化.同时将壁画中的骆驼图像与陶俑中大量出现的骆驼形象进行比较,探讨骆驼图像的功能及其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