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钢丝绳圈吸能特性研究

来源 :第29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并完成了钢丝绳圈准静态压缩试验,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钢丝绳圈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对钢丝绳圈的总能量吸收与比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绳圈直径一定时,总能量吸收、比吸能、钢丝绳圈吸收能量随钢丝绳直径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2)总能量吸收的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3.46%,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3)对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总能量吸收、比吸能与绳圈直径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得到,当钢丝绳的直径一定时,比吸能与钢丝绳圈直径呈无极值的三次函数关系,总体随绳圈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总能量吸收与钢丝绳圈直径呈三次以上高阶函数关系,总体随绳圈直径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其他文献
阪神大地震后,日本要求在停机和正常运转两种工况下的风电塔地震响应进行验算.随着中国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地震易发地区风电塔数量不断增加,地震荷载与常规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风电塔性能正在成为设计中的重要参考标准.水平轴、三叶片风电塔是最为常见的风电塔类型,其属于高柔结构,自振周期长,对富含低频成分的长周期地震动比较敏感.本文针对运转状态高柔风电塔结构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分析,并与混合试验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土体与邻近既有建筑结构存在的关联效应,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开展了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与邻近既有建筑作用研究,揭示地下结构与邻近既有建筑物的相互作用规律,探讨建筑物空间分布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确定体系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在空间三个方向的位移响应随结构高度和间距的变化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临近建筑对结构的地震反应有明显的吸能和耗能影响.这些结论对于地下结构物
为探究强震地面运动的幅频衰减特性,本文从日本KiK-net台网地震动记录库中,依据震级介于5.0-8.0之间、震中距0-200km、地震动记录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大于5gal的原则,选取已知场地条件的114个台站1210组地震动记录,其中每组地震动记录包含三个分量的井上地表波和对应的三个分量的井下基岩波;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地震动记录进行回归拟合,确定地震动衰减模型中的各项系数,对峰值加速度、竖向与水平
砌体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显著影响结构的地震响应,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填充墙通常被当作非结构构件,从而忽略了这种相互作用.选择合理的填充墙简化模型可有效模拟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4个填充墙等效撑杆模型骨架曲线,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采用2个典型的单层单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对不同的骨架曲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数值模拟研究了折叠层数与加载速度对折叠管变形模式与吸能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低折叠层数折叠管失稳的原因,由此设计了C型自锁多胞管并研究其变形模式与吸能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折叠层数的增加,折叠管的变形模式更为可控且吸能特性有所提升;(2)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低折叠层数折叠管失稳更快,具有最优折叠层数的折叠管吸能特性有所提升;(3)折叠管截面开口处的端板在轴向压缩过程中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强度高破坏性大,对结构的安全性具有不可预知的威胁,本文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一条实际的地震动做为底波,分别选择不同的脉冲参数合成不同特征的地震动.以实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原型建筑,使用SeismoStruct软件建模并对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和支座剪应变来分析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通过与一般地震作用下
鉴于传统周期图法求解地震动相干函数时,存在功率谱加窗平滑依赖主观判断的缺点,且仅能考虑两条记录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针对以上缺陷,本文以中国台湾SMART-1台阵数据为算例,从单维自回归(AR)模型入手,实现了基于多维AR模型进行地震动时程重构和空间相干函数求解,同时对比讨论了不同维度下AR模型重组记录的复原程度、功率谱和相干函数的计算结果.以中国台湾SMART-1台阵中45号地震为算例,选取台站间距
地震对工程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和破坏,如何抑制结构的地震破坏是摆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并研究了其对典型Benchmark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利用SMA丝和SMA弹簧,构建了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基于SMA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了自复位SMA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一步的建立了设置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的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分析方法
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冲击荷载作用下线弹性裂纹板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将模态叠加法与ANSYS结合,应用节点位移外推法计算模态应力强度因子,Newmark-β法计算模态振型坐标函数,最后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得到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算例分析表明:模态叠加法计算线弹性裂纹体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准确;模态数等于100时,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耗时约为瞬态动力分析法的1/60,计算效率高;增加模态数能提高计算结果
准确可靠的预测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入地震动,地震动的选择最主要的步骤在于确定目标谱以及根据目标谱进行匹配、调幅的方法.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围绕这两个方面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常用的一致危险谱存在过于保守的问题,根据地震危险性的合成和分解而提出的条件均值谱克服了这一弊端,因而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对于条件均值谱的研究在软土地基以及超高层结构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本文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