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居意愿微观视角的历史街区发展思考

来源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7454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保护不应仅局限于建筑学的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得到强调.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原住民恰恰是文化生态的真实载体,如何使更多的居民在历史街区中安居乐业,也成为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环节,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协同考虑他们的利益.本文从研究历史街区居民定居意愿的微观视角出发,在了解定居行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家庭住房情况、历史街区环境总体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以期得出历史街区在哪些方面需要重点改善,并提出相应的复兴策略.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水污染问题,与城市开发建设及流域状况紧密相关,呈现出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成因,其中以面源污染、污水直接入河、河道断面硬质化最为严重.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实践证明,其在减少地表径流、削减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坪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流域的层面和角度研究和实践低影响开发,结合传统治污措施,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治理,探索河流治理新途径,形成以“源头防控、强化治理、生态恢复
研究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传统聚落所处地理位置与地貌形态出发,通过剖析聚落发展演化过程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文化及建筑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出传统聚落形态蕴含的普遍规律,指出黄土沟壑地貌制约下传统城市现代演进过程内在的规定性及该地区当代城市规划设计模式转型的依据与准则.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级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集体土地流转成为解决城镇化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在国家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框架内对集体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探索.本文通过阐述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对重庆、嘉兴两个土地流转改革试点地区的实践效果分析,认为城镇化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突破土地制度瓶颈进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
城中村是我国二元体制下,快速城市化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现象.城中村的存在一直是制约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档次的一个“瓶颈”问题.城中村是未来城市建设与更新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城中村改造问题究其根本是政府、村民、开发商三者在土地带来的权益中失衡的缘故.本文在对城中村的改造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分析了土地资源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累积效应,同时小结了三种模式下各自土地资源产生的累积效应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社区建设如火如荼,满足了广大市民居住需求,但同时城市内大量自然禀赋没有差异的居住用地上市,以及日趋模式化的设计方式,造成社区特色趋同日趋严重,间接导致城市千城一面、居民社区相互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万科城市花园项目为例,从项目操作方法改进入手,总结项目中各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通过对用地分指标的微调、规划及建筑、景观特色提炼和施工控制等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尝试,以
城市设计导则是为城市设计及实施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其本质是对城市的开发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双重作用.成都东村CBED城市设计导则是基于成都东村CBED规划定位及具体城市设计而进行编制的.本文分析了成都东村CBED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编制框架、要素控制及成果表达方式等,总结城市设计导则的特征及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以期对未来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1964年到1980年,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促使一大批工业企业落建中国西部,形成了现今西部工业格局的基本雏形.随着时代变迁与政策改变,企业逐步迁出外移,当时山林里的“繁华厂区”成为了如今的“隐秘空城”.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的重要见证,这部分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理应受到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但现状中其与地方经济建设近乎为零的互动现状着实令人费解与惋惜.本文旨在将三线工业遗产
十八大指出,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实现生态文明,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国学者从经济、社会、生态等不同角度出发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湿地保护与利用作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内容颇丰.本文以典型的北方内陆湖泊湿地——沈阳市卧龙湖为例,从生态价值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或接近步入“休闲时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导致现代都市休闲娱乐功能的天然不足或缺失.而旅游卫星城的开发建设作为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顺应了城市居民向往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宾县作为哈尔滨新的增长极与卫星城,承担引领哈尔滨市产业转移和城市发展的重任,本文通过从政策背景、经济基础和旅游资源等开发条件的分析,提出宾县发展生态旅游型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用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以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挂钩的方式,来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双城市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及当前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的分析,将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整理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