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资源效率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富阳为例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以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设施数量、服务能力、空间属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数据收集、汇总与统计,随后利用因子分析的统计学手段,结合缓冲区分析、空间聚类分析、标准距离分析、平均距离分析等地理统计分析,对富阳各镇的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效率分别进行分项构成分析与综合性评价,然后对资源-效率二者的综合水平协调性进行的剖析与解读,确定了富阳区目前教育资源-效率协调性的分布情况,并针对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富阳区目前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存在城镇地区资源供应日趋饱和、乡村地区空心化的主要问题,分时序、分类型对全域基础教育提升与优化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可靠指标的分项系数是我国规范早期编制人员提出的先进概念,也是超越欧洲规范和国际标准的先进概念。将基于可靠指标的分项系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前人的“初心”。但因时代所限,这一“初心”未得到实现。本文以圆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试验数据为载体,对基于可靠指标的构件承载力分项系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落实这一先进概念,实现前人的“初心”。对此,本文具体进行了以下研究内容:(1)从四种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
景区人行悬索桥是指以缆索作为桥跨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建设于景区供人行走的桥梁。景区人行悬索桥通常是景区的地标式建筑,由于其相对建设投入少、吸引游客和经济回报高,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然而,由于当前缺少相关规范和研究成果,很多景区人行悬索桥成为“三无工程”,造成景区安全隐患。本文对景区人行悬索桥的静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首先,概述人行悬索桥的发展
由于二胎政策与福州市城镇化率提升的影响,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成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的关键。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部分私立学校对家长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优质的生源与师源逐渐向少数的私立校集中。这种自发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资源的失衡,也让因此"学住"异区的学生家长容易产生通勤方面的负担。文章通过问卷以及POI数据分析的手段,对福州市区内五个区的教育资源进行空间上集聚性与满意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针对现有问题提出
公共服务是当下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高")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以近年来上海市公共服务设施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及后续维护工作为例,发现当前上海全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养老等专项规划面临着规划体系相互分立、规划深度各不相同、规划编制统筹不足等挑战。借鉴国外主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编制方法经验,提出面向"三高"目标的"一统多分"的上海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的总体思
十三五"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十四五"上好学"需求日益强烈。研究基于生活圈居住区对配套教育设施的配置要求,对昆明市西山区主城区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设施进行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现状学位供给盈余与生均用地合格率低的矛盾,供给学位的盈余是通过压缩生均用地来实现的,导致现状生均用地合格率较低;其次是配套教育设施对现状居住用地的空间覆盖不均衡,造成覆盖重叠区就学拥挤、覆盖空窗区就学距离远。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导的全新阶段,曾以产业引入为主要使命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快速向综合城区转型,在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开发区"重生产、轻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无法满足城市复合服务功能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加之近年来生育新政接连实施,快速增长的学龄人口对基础教育设施领域的影响尤为显著,各阶段学位供给压力亟需通过合理的规划手段予以化解。文章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尝试探讨国家首批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居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陆丰市是广东省汕尾市管辖的县级市,是一个人口严重外流的滨海城市,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布局将对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以陆丰市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城市近年相关规划,采用ArcGIS交通网络模型分析法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评估,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大导向出发构建框架,分别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提出
首先明确国家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设施发展新要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新格局,分析天津由现行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指导下存在的设施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关于教育设施差异化配置的经验,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契机,创新提出向上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和人口战略,向下衔接详细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空间布局的研究思路,研究充分衔接总体规划层面确定的城镇体系和人口疏解方案,分析现行控
大都市近郊区作为城乡过渡地带往往内部城、郊、乡发展差异明显,同时其人口结构呈现受流动人口扰动下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分析城郊差异、人口周期影响下教育设施供需矛盾,并在合理划分规划单元的基础上,提出协调近期远期、适应发展态势、考虑城乡差异的教育设施规划策略,确定相关规划指标。
深圳全面进入存量发展时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原特区外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供给压力巨大。以龙华区为例,从现状城市用地结构、人口结构特征、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供给分析入手,剖析原特区外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在存量建设阶段,应基于城市二次开发条件,识别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潜力空间。并通过推动公共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相结合的模式,拓展城市公共服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