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中海洋文化缺位及其原因

来源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来,上海文化与海洋关系密切,上海得名也与下海打渔有直接关联。上海要是与海洋没有关系就不叫上海了。后来,上海的不断发展,实在是上海临近海洋跟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海上航运,便利了与外界的人文与经济的交流。海洋一度成为人们自豪的话题,许多文人干脆把上海两个字倒过来,说自己是海上某某,倒也是一种真正的浪漫。过去如海上画派,今人又好称海上文坛。关于上海文化,在20世纪前期,人们已经将其称为海派,连那个上字也省了,可是海字舍不得省,可见人们对海是何等的衷情!其实,海洋已经逐渐淡出了上海文化的视线了。 现在,上海文化名曰海派,却缺少海洋文化性格,海派文化有些名不副实,本文探讨海洋文化缺位及其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对海派书法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由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方面所构成的特殊原因,往来于上海及江南一带的书画家,人数最集中,创作力量也最强。前后海派书法的区别,在于相对偏重
本文对海派茶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海派茶艺的基本理念是积极人世的,重在社会功能和个人道德修养,这与日本的一些茶道偏重于神道的出世玄想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是依托于中国传统
流體力學 第二十一課 課題:液體的壓縮性,在液體和氣體裏壓强的傳遞,水壓機。教材內容: 1.作演示實驗,說明液體很難被壓縮。舉出實際數字說明液體受到很大的壓强時,體積僅發
本文对海派友谊关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海派友谊观是中华民族友谊观的体现。它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有引进西方外来文化特色,还有上海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对海派友谊观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海派友谊观与传统的友谊观有较大差别。上海人在其他地方人眼里受瞧不起的特点就是“小气”,然而,传统上的那种所谓“大方”,实际上并不是
本文对上海20世纪30年代文学巨人之间的伟大友谊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30年代上海文坛群星灿烂,至今放射着让世人耀眼的光芒。“友谊”是他们之间的重要凝聚力,那是一座思想的、
沈默了多時的蕭翁,最近又用他那辛辣的筆調,寫成讽刺劇日内瓦。這是把國際聯盟会的辦公廳作為背景,用 Silent for a long time, Xiao Weng, recently with his spicy notes
讨论海派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先要寻找新的海派文化在哪里。海派作为上海城市精神的核心灵魂是体现在上海市民身上的。城市精神是一种区域性的亚文化,它是客观存在的,却要
十多年前恐怕我都无法想像海派研究有一天会成为“显学”。正因为如今海派几乎是人人张口能谈的东西,那么,面对“海派活力”这样一个不免有“实用主义”之嫌的题目,我建议还是要
有一位哲人说得好:“人们到城市去,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科学研究也在深入。大城市群中的文化建设,是吸引人们追求更美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