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C3型股骨远端骨折粉碎严重,手术内固定的目的要求达到关节面骨折块的解剖复位,预防后期膝关节部位的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能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的关节功能。
严重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等多种病变造成的骨缺损临床常见,修复长段骨缺损仍是临床难题之一。传统松质骨游离植骨仅适于修复小段骨缺损,不适宜修复超过4~6 cm的长段骨缺损。目的:观察运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常规序列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主要特征,评估 MRI 在该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常见DenisB型骨折,常伴有下肢及大小便神经症状,临床采用后路减压伤椎复位钉棒系统固定术手术治疗,术后CT提示,伤椎均存在骨缺失密度不均,患者不能早期行走,使其远期治疗效果不能十分满意,容易并发内固定断裂,伤椎畸形愈合,我院于2年前开始尝试联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有效增强伤椎承载能力,患者即早期下地,远期随访效果较为满意。本文目的探讨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成形
目的 通过对肱骨近端三维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分析,测量相关参数,为肩关节的置换及术前设计提供一组准确的、可重复的参考数据;对比分析传统的X线片测量及三维测量结果,评价两种测量方式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目的 张力性水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后常见症状之一,骨折后局部压力改变,表现之一就是张力性水泡,骨折的复位、固定和愈合都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患者局部感染,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目的 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年龄70~87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CMPR、VR、MIP)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整理近年来螺旋CT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对隐匿性骨折诊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通过对螺旋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比较,以各自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参考。
在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是骨不连。近年来随着骨关节损伤治疗的观念与方法有显著改变,骨折治愈率明显提高,但骨不连仍是骨科医生面对的一个难题。全美每年560 万例骨折病人中,5%~10%发生骨不连,Firoz报道在英国骨不连的发生率也为5%~10%[1]。
目的 如何选择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复位方式尚存争议。本文拟分析依据髋关节造影结果来选择髋关节发育不良复位方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髋关节造影选择复位方式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共54例,24例(28髋)资料完整。